切断“开盒”网暴链条,检察官建议构建反网暴大数据平台

南都N视频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5-09-19 13:15
图片

9月16日,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在京举办反“开盒”主题研讨会。海报设计/李蓓

“开盒”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是“人肉搜索”的升级版。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

北京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显示,两名在校学生因发现有人攻击谩骂自己喜欢的虚拟主播,于是在境外设立聊天群组,对多名其他虚拟主播的公司同事、家人朋友、粉丝及其亲友的个人信息进行“开盒”,甚至还恶意造谣、诱导网暴,受害者人数多达3000余人。

当前,“开盒”相关案件呈现哪些特点?如何有效治理“开盒”犯罪?9月16日,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第20期:“当‘开盒’成网络工具,如何给隐私‘上锁’”主题研讨会在京举办,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网络科技犯罪检察团队负责人李鹏以《网络开盒犯罪的打击与治理》发表主旨演讲。 

李鹏表示,由于借助境外工具,“开盒”犯罪相较于其他犯罪也颇为隐蔽,信息通过境外平台传播后,会呈现指数级扩散,线上“开盒”极易转化为线下的骚扰、恐吓、诈骗等犯罪行为。从作案人员来看,犯罪主体低龄化趋势明显,猎奇、炫技心重。

犯罪危害:

严重侵害公民权益,污染网络生态

近年来,网络暴力相关案件日益增多,有不法分子以“人肉搜索”“开盒”等方式,在网络上非法获取发布公民个人信息,进而实施侮辱、诽谤等违法犯罪行为。李鹏介绍,“网络开盒”是一条集非法获取、存储、查询、交易公民个人信息于一体的黑灰产业链,是网络暴力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

图片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网络科技犯罪检察团队负责人李鹏谈“开盒”治理。

结合检察办案实践来看,“网络开盒”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李鹏介绍,“网络开盒”严重侵害公民权益,被害人的基础信息、行踪轨迹、购物平台交易记录等,无一例外被犯罪分子获取,并发布到网络上,使他们遭受密集网络侮辱诽谤和线下跟踪骚扰,甚至牵连家人。

“此类犯罪还严重污染网络生态,导致网络空间充满暴力,破坏网络秩序,侵蚀社会信任基础。此外,犯罪分子非法获取海量信息的数据可能成为其他严重犯罪的‘弹药库’,威胁社会安全稳定。”李鹏称。

犯罪趋势:

隐蔽性极强,犯罪主体低龄化趋势明显

“开盒”多借助于已经泄露的数据形成的数据库。李鹏介绍,从已办理的司法案件来看,已经泄露的数据库庞大,源头广泛。

由于借助境外工具,“开盒”犯罪相较于其他犯罪也颇为隐蔽。“犯罪普遍使用加密通信工具,进行网络联络或建立群组传播信息。同时,使用境外服务器存储数据,通过无实名的虚拟货币交易,隐秘性极强。”李鹏介绍,此类犯罪的主要工具和数据存储于境外,但跨境传播离不开境内的技术支持,也不乏境内的不法分子与境外人员相互勾结、共谋,导致非法数据跨境流动,危害后果迅速蔓延。

李鹏注意到,信息通过境外平台传播后,会呈现指数级扩散,线上“开盒”极易转化为线下的骚扰、恐吓、诈骗等犯罪行为。

从作案人员来看,犯罪主体低龄化趋势明显。李鹏介绍,在司法实践中,以及相关热点案件中,涉案人的年龄普遍较低。

“当前,‘网络开盒’犯罪从非法获取数据、搭建售库、搭建非法网站或通讯群组,到最终发布或煽动网络暴力,已形成完整的黑灰产产业链,技术门槛并不高。”李鹏表示。

治理建议:

借鉴反诈打击治理经验,建立反网暴大数据平台

在李鹏看来,当前对境外通讯工具服务器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源头治理难等多种因素叠加,共同导致“网络开盒”犯罪全链条打击成本高、难度大。

为有效遏制“网络开盒”犯罪,李鹏建议,应阻断非法数据跨境,严管、严控资金链条。工信、网信部与司法机关协作,强化对境外、跨境数据通信国际专线、VPN 服务、云服务租赁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转租和提供非法代理服务行为,阻断非法数据跨境传输渠道。金融监管、司法机关等多部门协作,严厉打击利用虚拟货币洗钱和绕开外汇监管跨境支付结算等非法行为,学界应探索建立此类犯罪涉案钱款的资金推定规则。

同时,李鹏提到,应强化境内数据安全防护,压实各方责任。公民个人信息数据保管方必须严格落实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内部数据安全管理,防范内鬼。及时修补计算机信息系统漏洞,强化技术防护,推行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操作留痕、水印追踪、定期销毁等措施。特别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重建设的同时更重防护,全面落实相关措施。

李鹏还建议,应构建监测打击协作平台。可借鉴反诈打击治理经验,由侦查机关牵头,建立反网暴大数据平台,整合相关部门、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反馈的线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监测网络暴力信息的苗头及异常数据,实现早期预警和精准打击。同时,深化行刑衔接协同治理,完善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线索移送、案件协作机制。检察机关可以积极探索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对违法违规平台企业严格执法,通报处罚。

“同时,应强化重点人群的教育矫正,精准帮教未成年人。对涉案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落实监护人的责任,探索强制网络安全教育制度,强化网络素养教育,在学校和全社会深入开展网络安全以及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网络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文明上网。强化宣传以及自我保护,开展全民反网暴宣传,提高公众对‘开盒’危害认识和信息保护意识。”李鹏称。

 

出品: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编辑:李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反“开盒”主题研讨会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