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主论坛在广东科学馆举行,并在广州、深圳、东莞、江门同步设置7个平行论坛,陈勇、汤涛、钱德沛、韩恩厚4位两院院士出席论坛,就人工智能及本身研究领域的结合作了精彩报告。
论坛吸引约600名来自省级学会、高校、企业的科技工作者现场参与,全省各地科研人员通过线上方式参加活动。
1个主论坛、7个平行论坛
超400场报告助力科技自强
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由广东省科协主办,也是论坛全新改版后的首次活动。论坛会期四天,围绕“科技赋能 向新自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和7个平行论坛,近60场学术活动、400多个高水平学术报告,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医疗器械、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
省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成洪波在致辞中表示,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是省科协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促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举措,主要目标是发挥论坛学术平台枢纽作用,以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成洪波指出,省科协将重点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托举、产业科技创新牵线搭抢、“百千万工程”科普赋能惠民、科技社团治理能力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强基固本“五项行动”,真正把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通过有效组织、服务和引领,让广东科技工作者在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其能,做出更大贡献。
院士热议未来产业方向
主论坛上,四位两院院士作了高水平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在《AI与能源融合》报告中指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GDP世界排名第二,但单位产值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他强调,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系统融合,加快发展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助力工业与生活领域节能降耗。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钱德沛,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未来计算、新能源材料作主旨报告,展示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广东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等方面持续发力,7家企业入围2024年度全球PCT专利申请50强,其中华为连续七年全球第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连续五年排名第二后,首次跃升全球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广东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持续深化布局,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2024年,全省共有7家企业跻身全球PCT专利申请50强,其中华为公司连续七年位居全球首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22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创新集群首次跃居全球第一,此前该集群已连续五年排名全球第二,这一突破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科记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