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我国首个“甲状腺癌防治日”在广州启动。这一倡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及疝科普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专家工作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通外科分会等专业团队共同发起。专家指出,甲状腺癌虽整体预后良好,但部分类型恶性度高、易转移,公众应摒弃“懒癌”误区,重视全程规范防治,以实现长期高质量生存。
发病率持续上升,年轻群体更应警惕
近年来,甲状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数据,甲状腺癌年新发病例已达46.61万例,是我国发病率第三的恶性肿瘤。《2025版北京市体检人群抽样健康报告》显示,在体检随访确诊的癌症中,甲状腺癌占比高达48.8%,位居首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在15–29岁年轻人群中新增病例数位居所有癌症之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甲状腺中心主任田文教授表示:“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医保政策对体检的支持,甲状腺彩超等检查项目在体检中逐渐普及。这使得许多早期甲状腺肿瘤被及时发现,也在短时间内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出现明显增长。”他同时强调:“‘懒癌’这一称呼并不科学。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癌等预后较好的类型,但也存在髓样癌、未分化癌等高度恶性类型,可发生早期转移,不容忽视。”
五年生存率大幅提升,复发风险仍存
我国甲状腺癌诊疗水平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田文教授介绍:“我国甲状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从十年前65%左右上升到92.9%左右,是我国第一个突破90%大关的恶性肿瘤。”这一成就得益于多方面的工作:一直在推进甲状腺癌的规范化诊治,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制定了系列的行业标准、专业指南和专家共识,并向基层普及和推广。
然而,甲状腺癌的术后管理仍面临挑战。数据显示,术后十年复发率可达20%,部分高危患者甚至超过30%。田文教授强调:“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病理等结果将复发风险分层为高危、中危和低危。其中,高危患者更需密切检查。除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外,部分患者还需进行碘131治疗,目标是将复发风险从高危降至低危。需注意的是,部分术后评估为低危的患者,在后续复查随访中可能出现转移,风险升为高危。因此,动态评估与规范化随访是关键,唯有如此,才能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基层诊疗水平不均,全程管理亟待推进
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甲状腺癌诊疗水平存在差异,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甲状腺病区主任聂春磊教授指出:“不同的地方医疗水平还是有差别的,包括医生本身的诊疗水平差异。可能不同的医生接触的病例不一样,经验也不一样。其次还有当地的硬件设施差异,有些器械设备可能不够先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疗界正在采取多种措施。聂春磊教授表示:“我们正在推广AI大数据在影像学中的应用,方便基层医生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模型进行更精准的疾病诊断。同时,我们也在推广920甲状腺防治日,希望将技术下沉到各个基层,尽可能达到诊疗的同质化。”他进一步说明:“从国家层面会对各个省级单位做一些培训和技术推广,省级单位再往下到市级、县级单位进一步推进工作。最终目的是让疾病的诊疗能够达到同质化水平,基本的常见甲状腺癌能够诊断出来,比较少见的可以推荐到上级医院。”
聂春磊教授还特别提到:“甲状腺癌手术级别比较高,基本上涉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都是四级手术。很多县级医院如果没经过很好的培训,确实还是有点困难。一个医生的水平取决于他的经验,一个医生一年能做到300台以上的手术就算比较成熟,500台更多,但如果低于100台,技术水平就偏薄弱一些。”
多学科协作全程管理,打破认知误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殷德涛教授分享了对患者认知变化的观察:“在早期,随着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和体检普及,大量甲状腺癌被发现,导致很多患者出现恐慌。但随着对疾病研究的深入和治疗精准度的提高,五年生存率从原来的60%多提高到92.9%,患者的焦虑逐渐减退。但这又延伸了另一种误区,有人认为甲状腺癌是‘幸福癌’,不治也可以。”
殷德涛教授强调:“任何一个癌都不是幸福的,都会影响健康。只不过这个疾病经过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努力,治疗效果好了而已。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个疾病,从预防到精准诊断,到精准治疗和术后的保健随访,它是一个全过程、全链条的管理。”他介绍了当前的治疗模式:“虽然病经过外科手术为主取得良好效果,但这不能结束,仅仅是完成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术后还要进行随访,包括药物治疗、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来监控或预防复发,还包括碘131治疗、靶免治疗等多种手段。”
针对甲状腺癌,当前在临床上常见两个极端。“一是认为幸福癌、懒癌不用治疗,我们就解释任何一个肿瘤都不是一出现就是晚期的,都是由小到大、由轻到重。早诊早治是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对那些谈甲状腺结节色变的患者,我们也要宣传甲状腺结节本身并不可怕,健康体检60%到70%的人都能查到结节,其中只有5%到10%需要密切关注。”
与会专家一致呼吁,应加强公众教育,认清甲状腺癌的“双重特性”,既不恐慌也不轻视,坚持早诊早治和规范随访。发现结节后应至正规医院专科就诊,明确性质后制定个体化方案。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保持均衡饮食与良好心态,以最大限度提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