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莫倩如 发自长春 9月19日—23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举行。航空展期间,歼-16飞行员李超接受了南都N视频记者的采访,对飞行歼-16的体验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并分享了个人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的成长经历。
歼-16飞行员李超。
歼-16。
9月19日开幕当天的飞行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其中,歼-16双机编队展示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备受瞩目。李超认为,其中最惊险最有挑战性的动作当属双机对冲接上升横滚。
据李超介绍,双机对冲动作两机相对速度达到1600公里每小时,双机的间隔和高度差也比较小,而且还要控制交叉点在跑道中心点,有非常大的冲击力,需要飞行员有精准的空间感知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默契的协同配合。
另外,飞行表演中,歼-16与运油-20A组成空中加油编队也是一大亮点。李超介绍道,空中受油对歼-16的战力加成是全方位、革命性的,其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传统航程限制,将歼-16从“区域型多用途战机”升级为“战略级远程打击平台”。
“空中加油就像是在风中穿针,我认为难点在于在动态中消除误差,用精准的操控来保持相对的稳定。”李超说,通过模拟器的演练和对飞行训练的不断复盘,固定印象克服问题,树立信心,最终才能掌握。
从一名飞行学员到如今能够掌握高难度飞行动作的飞行员,这并非易事,李超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这一路是靠着自己狠劲挺下来的。
他介绍说:“我选择成为飞行员是因为从小就想当兵,小时候每次看到飞机飞过,觉得飞行员好酷,自由飞行的感觉一定很好,当时就暗下决心,我也要像他们一样。”
“今年也是我入校(空军航空大学)的第十年,十年之约以这样的方式向母校汇报成长也很有意义。”李超说,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的成长历程是艰辛而又漫长的,从螺旋桨飞机到喷气式飞机,从教练机到战斗机,从二代机到三代机,每次改换机型,都是打破原有认知,重塑新思维的过程,其实相对来说,越先进的飞机越好飞,但对飞行员战术思维、紧急决策及协同配合的要求更高。
谈到飞行梦想,李超的眼中都在闪光。对于其他怀揣飞行梦想的年轻人,李超说:“如果你不怕挑战,渴望让青春有重量、让人生有坐标,那就来吧!加入我们,把‘想飞’的梦想,变成‘能飞、会飞、敢打胜仗’的实力。终有一天,你会坐在座舱里,对自己说幸好,我没辜负当年那个敢追梦的自己;幸好,我能为祖国飞一次!”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