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为提升体能曾把自己跑成“圣诞老人”

南都N视频APP · 军情集结号
原创2025-09-21 21:01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莫倩如 发自长春 9月19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开幕。在开幕当天的空军招飞展区飞行沙龙活动中,我国首位女航天员、航天功勋奖章获得者刘洋现身分享自己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经历。

图片

刘洋分享自己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经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洋人生的第一个梦想曾是当公交车售票员。据刘洋讲述,1978年,她出生在河南郑州,那个年代公交车还非常少。当刘洋的母亲第一次带她坐公交车时,她就萌生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当一名公交车售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刘洋想过当医生、当老师、当科学家,可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翱翔蓝天,当一名飞行员,甚至是遨游太空,当一名航天员。

1997年,刘洋读高三时,正值我国时隔8年之后开始招收新中国的第七批女飞行员,刘洋因为成绩优异和视力良好,班主任就在未通知她的情况下替她报了名,而刘洋也幸运地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了严格的考核,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七批女飞行员。

刘洋回忆道:“刚到飞行学院的时候和运动员出身的战友相比,我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学习成绩还可以,体能却是倒数,高密度的长跑训练对于我来说确实是难以逾越。当别人早早休息,悠然休闲的时候,我却拖着重如千斤的双腿,揣着一颗似乎要蹦出胸膛的心脏,扯着风箱一般的呼吸,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挪动。长春的冬日寒风刺骨,每天7000米的里程,我把自己跑成了圣诞老人,汗水湿透了绒衣,热气在帽子、眉毛和睫毛上凝固成晶莹的冰粒。”

从1997年到2010年,刘洋曾在空军飞了1680小时,在2010年经过选拔成为了我国的第二批飞行航天员。

飞行到飞天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航天员要通过基础理论、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等8大类100多个科目的严格训练。

“从加入航天员大队到第一次执行神舟9号任务,我用了2年零1个月的时间。”刘洋说,两年来没有休息日,没有娱乐时间,没有睡过一天的懒觉,从来就没有在晚上12点前关掉过书桌上的台灯。

据刘洋介绍,航天员的专业技术训练其实是极其单调枯燥而又压力巨大的。从发射前航天员进舱开始,一直到返回着陆全过程,上万条程序指令都需要精准到秒,密密麻麻的按钮开关,哪一个也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想做到准确无误,精准到秒,只有训练训练再训练、重复重复再重复、精心精心再精心。”刘洋说。

令刘洋感到光荣与自豪的是,2022年,作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与战友密切协同下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据刘洋讲述,出舱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东西可吃的,在舱外压力服里面只有一个水袋,特别渴的时候,可以低头用饮水嘴来喝水。舱外航天服相当于一个小飞船,里面有所有的生命保障系统。

就在刘洋分享时,南都N视频注意到,在沙龙现场,很多怀揣飞天梦想的小朋友前来聆听,并听得津津有味。据了解,此次沙龙在空军招飞展区举办。空军招飞工作在国家和军委机关有关部门指导下,由空军会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公安部门组织实施,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系,是军队院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招飞报名从每年9月开始,考生可登录空军招飞网(https://www.kjzfw.mil.cn/)或微信公众号(“空军招飞”)填写报名信息。

 

 

编辑:梁建忠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