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广东省“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在广州举行,超20家医疗机构、100余名医生走进社区,引导公众践行健康理念。当天还举行了医院·社区健康共建单位结对子仪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4家医院对应萝岗和苑等4个社区将联合开展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
据介绍,2024年广东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3.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87%)。今年,广东将努力推动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2个百分点,助力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希望通过发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的力量,让专业的健康知识走出医院、走进千家万户,帮助全省居民树立科学健康理念。”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邱亚洪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发挥专业优势,把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家常话”,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作为一名活跃在科普一线的全国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在活动现场向全省医务工作者倡议:“利用诊疗间隙、出诊之余,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健康知识,把诊室变成科普课堂。”他呼吁医务工作者,借助短视频、直播、科普图文等新媒体形式,让健康科普更接地气、更易传播。
活动现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20多家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专家科普与义诊服务,一对一为市民科普日常健康知识,从如何通过BMI判断体重是否超标,到正确认识与防治癌症,再到中医养生的误区解析等,全方位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活动举办地黄埔区萝岗和苑,作为广州市重点保障性住房项目,也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社区,规划总户数达18827户,居民健康需求迫切。
医院、社区“结对子”,联手开展健康科普
当天还举行了医院·社区健康共建单位结对子仪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广州开发区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黄埔院区分别与萝岗和苑(H组团)、萝岗和苑(AB组团)、瑞东花园、榕悦花园4个社区结对。医院、社区双方将成立健康科普工作协调小组,联合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心理健康促进、重点人群关爱等活动。
达人分享:健康科普要低姿态、有趣、实用
活动现场,多名来自广东各地医疗机构的科普“达人”通过视频表达了他们做科普的经验和体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结合鼻咽癌防治领域的经验分享,“鼻咽癌发现得越早,治愈希望越大,生活质量也越好,这让我真切感受到科普的重要。” 他说,自己时常参与健康科普节目录制,就是希望有效提升公众对鼻咽癌的认知水平和预防理念。
“做科普的最关键是共情,要站在大众角度考虑他们担心什么、需要什么,再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讲明白、说清楚。”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记忆与认知障碍中心主任郭洪波说,看到患者从知到行的改变,是做科普最珍贵的成果。
开展科普活动近4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团队通过短视频、舞台剧、动漫等多种形式,影响线上线下的观众已超过10亿人次,“很多朋友告诉我,这些科普内容让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疾病,这是我坚持做科普最大的动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主任医师王健从2004年起开始医学科普创作,在全网的粉丝已超600万,科普作品总曝光量超20亿,“公众对于健康知识的渴求是迫切的,而专业医生的科普输出是能够触达并影响千万人的,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抓手。”他说。
“如果用关键词来定义有效开展健康科普,那就是低姿态、有趣、实用。”深圳大学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吕艳思是深受网友喜爱的科普达人“口口医生”,在视频平台的粉丝累计300万。她说,通过有趣、接地气的内容解决粉丝的焦虑问题,是科普的关键所在。
广东将持续打造“健康广东”科普品牌
今年初,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部署便民惠民十大行动,“健康知识进万家行动”是其中之一。以万场“五进”(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健康讲座和“科普直播间”“科普大咖谈”等十大项目为抓手,统筹全省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行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已开展6000余场健康讲座,数千场义诊活动,5000多万人次受益。“科普直播间”已开展160场直播,观看量突破4096万。科普大赛共收到作品8546部,数量创新高。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省卫生健康委还将持续打造“健康广东”科普品牌,扎实推进科普大咖谈、《青年医学家》栏目、“岭南时令与健康”知识发布会、健康科普资源库升级等十大项目,计划全年开展200场以上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完成1000篇以上健康科普作品入库,深入推进健康科普“五进”活动,努力推动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2%,助力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文 通讯员 粤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