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条例》10月1日起实施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江门
原创2025-09-29 17:24

9月29日,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江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条例》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江门市养老服务领域首部地方性法规——《江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条例》(下称《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条例》分7章,共44条,从服务设施、服务供给、医养结合、服务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全市约100万老年人实现“在家享老”提供法治保障。

图片

立法破解养老难题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当前,江门市约有老年人100万人,绝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或社区养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江门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主任侯明飞介绍,《条例》的制定是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破解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保障难题、培育银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条例》分7章,共44条,重点聚焦服务设施、服务供给、服务保障及医养结合等核心需求,推动服务从“兜底保障”向“精准普惠”升级,逐步实现“服务供给能力增强、服务质量提升、老年人获得感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 

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条例》从规划编制、配建标准、建设要求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明确实行“分类施策”,对新建城区、新建住宅区,要求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配建养老服务用房,严格执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对旧城区及已建成住宅区,要求按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通过新建、改建、置换、租赁等方式补足缺口;对农村地区,要求由镇人民政府指导村民委员会,结合实际集中或单独配置养老服务用房。 

在服务供给上,《条例》构建了“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机制。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参观公办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获赠政府购买的意外伤害综合保险;65周岁以上额外享有公办景区免票、免费基本公共卫生体检权益;80周岁以上则能领取高龄津贴。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的,子女每年可享5天护理假;父母患病住院,子女每年累计能有不超过15天的护理假。

强化医养结合与保障机制

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针对老年人“看病犯难、养病闹心”的普遍困扰,《条例》着力构建“医疗+养老”的双重服务体系。江门市人大社会委专职副主任委员张江然介绍,《条例》鼓励医疗机构建设运营养老机构或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也可依法设置医疗机构,或与周边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同时,支持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以及养老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努力实现“养老+医疗”的无缝衔接。此外,《条例》要求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部门完善家庭病床制度,并将家庭病床医疗费用按照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在服务保障方面,《条例》要求建立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信息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信息互联互通。资金保障上,《条例》要求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将本级留成用于社会福利的福利彩票公益金,按不低于百分之五十五的比例用于养老服务,重点支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并随老年人口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为服务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江门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蕾表示,民政部门将主动扛起养老服务主管责任,通过组织《条例》学习宣传活动、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等方式,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在老年助餐服务方面,将以《条例》为遵循、“侨都长者饭堂”品牌建设为抓手,在蓬江、江海、新会三区试点推进“侨都长者饭堂”建设,加强动态评估监测,根据实际效果及时优化补贴政策,并鼓励其他四个县市参照,让老年人吃得安心放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罗韵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