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模型的训练,仅有指南、论文等客观知识是不够的,真实的临床数据才能让模型学得更好。”9月27日,在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字节跳动旗下小荷健康副总裁李萌向与会医学专家们分享了小荷医疗大模型吸收真实临床经验的初步成果:经专家测评,目前小荷AI医生在常见病的表现上基本达到了三级公立医院主治医师的水平。
在演讲中,李萌首先分享了AI时代的用户需求变化。与过往相比,用户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个性化,不再只是去搜索“拉肚子怎么办”等抽象问题的匹配结果,而是详细描述具体病情和持续时间,期待获得一个针对性的服务或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年轻人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原本不属于传统意义上医疗健康高关注度人群的40岁以下人群,在AI医疗产品用户中的占比已经超过75%。
针对上述需求变化,小荷健康推出了小荷AI医生产品,通过对真人医生问诊方式的学习、模拟,来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建议。借助当前的模型能力,小荷AI医生已经可以实现常见病范围的用户沟通,帮助其进行报告解读、用药指导等,并将真正需要就医的用户识别出来,引导其去往适合的医院就医。
“很多用户甚至会和小荷进行几百轮的对话,提供非常多的信息,这就让模型可以对他们的情况做出更准确和全面的判断。这里面,有的是可以线上解决的简单问题,或者只是用户特别关注自身健康、有些焦虑,更多是需要陪伴,这些都可以通过AI来满足。我们希望小荷AI医生能够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24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帮用户判断自身的健康情况,辨别是否属于应该及时就医的疾病,并满足基础的健康咨询需求。”李萌说。
目前,小荷健康已经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致力于通过AI实现精准分导诊,后续还会引入更多的基层医院,通过症状严重程度、用户就诊偏好选择、距离远近等维度来帮助用户和医院进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李萌看来,MDT(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能力的提升,可能是未来医疗模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大模型技术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理解能力,随着用户健康数据和真实医疗经验、数据的不断积累与沉淀,未来可以训练模型根据用户健康信息自主挖掘病因,并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医学界和科技界的更密切配合。
此前,小荷健康已经与清华长庚医院等权威机构合作,将真实的临床经验引入模型训练,经中国信通院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成熟度评估模型评估,小荷医疗大模型已经达到了成熟度四级(可信级),具备较为可靠的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未来,李萌希望能够和更多优秀的医院、医生合作,共同推进AI医疗的进步。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