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吃点啥——广东丰收特产赏味
弹牙的鲜货、肥美的海产、香甜的水果……这个国庆长假,让味蕾带路,奔赴南粤大地的丰收盛宴!山野田间瀚海里,时令风物,每一口都是家乡的味道,更是“百千万工程”绘就下的丰饶。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与你一起寻味,国庆吃点啥?看这里!
这个秋天,江门新会的柑园与陈皮工坊里,满是丰收的气息。一边是连片的新会柑园里,青色的柑果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开皮;另一边,现代化的陈皮仓储中心里,不同年份的陈皮在恒温恒湿环境中静静陈化。年加工量超9000吨,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近280亿元,这个国庆,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的“老字号”陈皮,调和舌尖风味,点亮节庆“食”光。
要说新会人对陈皮有多执着?他们将新会柑的种植与陈皮的陈化视作“时光的修行”:选用核心产区的茶枝柑,遵循采摘、开皮、反皮、翻皮、晒制、陈化等古法工艺,存放三年以上,让柑皮褪去青涩,沉淀出独有的醇厚香气。这一传承数百年的匠心,让新会陈皮不仅是食材,更成为“药食同源”的文化符号,因中医和烹饪价值被誉为“一两陈皮一两金”“千年人参,百年陈皮”。
秋风起,陈皮香。此时的新会陈皮,或是5年的果香、10年的清香、15年的陈香、20年的药香,不管是搭配普洱煮一壶暖茶,解腻暖胃;还是加入汤羹、炖品,提鲜增香;抑或是做成陈皮月饼、陈皮糖,点缀节庆甜蜜,都能用独特的风味征服味蕾。更难得的是,新会陈皮“越陈越香、越陈越珍贵”,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橱柜里的“时光藏品”。
作为全国陈皮产业的龙头,2024年,新会的新会柑种植面积达14.3万亩,年产量18万吨,支撑起超9000吨的陈皮加工量。数据显示,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年总产值从2021年的14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1亿元,今年又正推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80亿元;近8万人在陈皮产业的带动下实现了就业致富,农民人均增收超2.6万元。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新会通过立法保护、品牌赋能、标准制定,把陈皮产业做足了“深度”,撑起了新会“中国陈皮之都”“中国(新会)柑茶之乡”“中国(新会)陈皮茶之乡”“中国陈皮道地药材产业之乡”等多项“国字号”荣誉;连续3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首位,成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推动传统农业升级的典范。
当地用工业化思维规范农业生产,成功创建全国唯一一个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形成“6大类35细类120余种产品”的产业生态,从陈皮普洱茶、陈皮月饼到陈皮酵素、陈皮面膜,产品矩阵覆盖健康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多领域。新会还通过文旅融合激活体验经济,建成陈皮村、陈皮文化博物馆、柑园研学基地,举办文化节、柑花节、采摘季等活动,串联起圭峰山、梁启超故居等景点,形成“采摘—加工—品鉴—研学”的文旅闭环。
如今,新会陈皮正以“陈香”为媒,书写乡村振兴的新故事。这些“时光酝酿的美味”,正从新会走向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全国,成为这个国庆假期里,最能代表岭南风味的“文化名片”之一。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策划:邹莹
统筹:凌慧珊 陈袁
采写:张雨亭
设计:蔡沐晗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请到广东过国庆!
国庆吃点啥——广东丰收特产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