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的石门海湾中,连片蚝排随潮起伏,渔船穿梭其间,撬蚝、装箱的动作一气呵成。一筐筐肥嫩生蚝正带着咸鲜海风的味道,奔向全国的餐桌。
湛江养蚝的传奇,早在千年前就被写进史册。这个自汉代便有养蚝记载的南海之城,如今年产鲜活生蚝约40万吨,占全国的10%、全省的35%。湛江不仅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生态蚝养殖基地,更成为全球牡蛎产业的南方核心重镇。
湛江生蚝的鲜甜,离不开大自然对南海之滨的偏爱与馈赠。生蚝被誉为“海上牛奶”,洁白肥大、鲜嫩肥美,不仅高蛋白低脂肪,还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石门海湾出产的生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石门海域正属三江汇流处,咸淡平衡的海水搭配丰富浮游生物,为生蚝提供了天然“营养库”,造就其“肉质脆嫩无渣、入口清甜爽滑”的独特风味。无论是清蒸锁鲜,还是蒜蓉烤香,都能让食客在品尝海鲜本味的同时,收获养生的双重满足。
匠心养殖,则是湛江生蚝品质跃升的关键。如今的湛江生蚝养殖,早已告别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依托“国家级+省级+规模化”三级育种体系,年产优质牡蛎苗约10亿粒;通过良种繁育,选育出“广福一号”、三倍体“黄金蚝”等优势品种。养殖模式也全面升级,从传统水泥桩插立、棚架式逐步转向浮球吊养、筏架养殖,从简单海湾驯养发展至规模化现代化设施养殖。这份用心也换来了亮眼的品牌成绩:2019年湛江生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3年品牌价值达176.43亿元,位居全国牡蛎品牌第二,铸就了实打实的 “品牌硬实力”。
湛江生蚝的魅力,还在农文旅融合中不断延伸。昔日的海边蚝田,如今变身休闲胜地。游客可亲手撬蚝、现开现吃,沉浸式体验“蚝文化”。湛江市政府更将蚝产业列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接连举办蚝文化节、海鲜美食品鉴、渔耕体验等活动,官渡三角市场还成了游客采购鲜蚝的 “打卡地”。依托“百千万工程”,湛江已构建起从种苗繁育、生态养殖,到加工、物流、文旅的完整生蚝产业链。据湛江市政府公开信息,2024年湛江生蚝全产业链年产值达70亿元,带动10万人就业,让“小生蚝”撬开了“大民生”。
“一口生蚝一口鲜,一口尝尽南海甜”。这个国庆,不妨把湛江石门蚝端上餐桌,咬下一口肥嫩的蚝肉。从海边的寻常食材到全国知名的“海味名片”,湛江生蚝正带着南海的馈赠与渔民的匠心,游向更广阔的市场,续写更多“蚝”门奇迹。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策划:邹莹
统筹:凌慧珊 陈袁
采写:南都N视频见习记者 张文嘉
设计:蔡沐晗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请到广东过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