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的到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正悄然威胁着低龄婴幼儿的健康。在广东,RSV全年均可检出,尤其在0-4岁因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儿童中,其检出率已持续15周位居首位。专家提醒,该病毒对一岁以内、尤其是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威胁最大,家长需及早采取科学预防措施,为孩子筑牢健康屏障。
隐形威胁:婴幼儿喘憋与哮喘的“元凶”
呼吸道合胞病毒并非普通感冒病毒,而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原体。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聂川指出,RSV对婴幼儿的主要危害在于引发气道痉挛,“导致气道收缩,使孩子出现喘憋、喘不上气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衰竭”。他补充道,感染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急性期,长期来看“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哮喘,或是导致肺功能下降”。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医生梁思恩从生理基础上解释,婴幼儿之所以风险更高,是因为他们“免疫力较弱、气道狭窄且发育不成熟、弹性较差”。她证实,确实有少数患儿感染后会出现反复喘息和支气管哮喘,因此“不仅要关注急性期治疗,更重要的是做好早期预防”。
防护攻略:通风避峰与主动预防并举
在广东地区,合胞病毒的流行具有其特点。梁思恩医生表示,作为靠近北回归线的省份,“合胞病毒全年都可以检出”,而在秋冬季或潮湿雨季,“发病率会更高,病毒传播风险也更厉害”。聂川主任也证实,广东近期出现小高峰,收治的患儿中“病情严重的还使用了呼吸机”。
面对今年超长的中秋、国庆假期,聂川主任提醒,人群聚集确实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尽量让孩子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同时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除了这些基础防护,对于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早产儿,他明确提出可以通过注射单抗来预防,降低感染概率。
梁思恩医生就家长关心的单抗安全性问题给出了具体数据:临床数据显示单抗“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生理盐水相似,皮疹发生率0.7%,发热发生率0.5%”。她还明确表示,这种单抗“不会干扰常规疫苗的免疫应答,和常规疫苗一起使用没有影响”。
守护稚嫩呼吸:单抗为宝宝穿上“防护衣”
合胞病毒单抗究竟是什么?聂川主任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其实是一种抗体,注射后,相当于给孩子身上罩了一层'保护屏障',能帮助孩子减少感染RSV病毒的可能性。”关于使用时机,梁思恩医生补充建议,虽然我国合胞病毒流行季是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但考虑到广东地区病毒全年存在,“低龄幼儿免疫力差,一旦感染容易引发严重呼吸道症状,建议家长尽早安排注射”。
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项预防服务已经形成了规范流程。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伟智介绍,中心通过“儿童保健医生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的评估,然后由临床医生进行适应症的评估”,最后由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精准的一对一服务。家长可拨打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电话或通过线上渠道预约。
李伟智副主任强调,鉴于“合胞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这种单抗生物制剂“能帮助低龄宝宝安全度过人生第一个秋冬季节”,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新的预防选择,也为低龄幼儿呼吸道健康多了一份保障。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