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吃点啥——广东丰收特产赏味
弹牙的鲜货、肥美的海产、香甜的水果……这个国庆长假,让味蕾带路,奔赴南粤大地的丰收盛宴!山野田间瀚海里,时令风物,每一口都是家乡的味道,更是“百千万工程”绘就下的丰饶。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与你一起寻味,国庆吃点啥?看这里!
秋鱼肥美正当时。在茂名,连片的标准化鱼塘整齐排列,渔网划破平静水面,起网、捕鱼、装货……一尾尾罗非鱼银鳞闪烁,在网中翻腾跳跃,从塘间“游”向全国,“游”往世界,“游”出超百亿元年产值。
茂名很会养鱼。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引进至今,罗非鱼在茂名“游”了60多年。地处南海之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积淀的养殖经验,让茂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罗非鱼之都、世界罗非鱼产业的中心。凭借着超26万亩鱼塘,全市每年养出约28万吨鲜活肥美的罗非鱼,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7,全球每12条罗非鱼,就有1条产自这里。茂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养殖优势区域和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它养出了一条“养生鱼”。罗非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认定为“人类六大主粮”之一、“21世纪之鱼”,具有良好的国际消费市场基础。茂名罗非鱼无论在体量还是品质方面,都处于全国前列。肉质鲜美、细嫩、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氨基酸,有着“白肉三文鱼”的美称,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吃。
它也培育出了一条“智慧鱼”。在创新科技加持下,茂南脆罗非、新型多元杂交的吉奥罗非鱼等多个新品种应运而生。同时通过绿色健康养殖,脆肉罗非鱼、吊水罗非鱼等高端产品占比从2023年的5%提升至现在的12%,价格达到普通罗非鱼的1.5-10倍,显著提升养殖效益。当然好鱼离不开好苗,茂名以“国家级+省级+规模化”三级育种体系为主,年产优质罗非鱼苗约19.8亿尾。
它还成功孕育了一条“致富鱼”。茂名罗非鱼是国际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明星产品”,年出口量更是超过10万吨,出口总值超24亿元人民币,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茂名罗非鱼产业已成为全市出口创汇、就业增收的支柱产业,养殖户超1.6万户,罗非鱼及关联产业创造了逾10万个就业岗位。
茂名罗非鱼产得多、养得好、卖得俏的背后,是当地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而构建起的一条全产业链体系,涵盖种苗繁育、养殖生产、产品加工、对外贸易、休闲旅游等,为罗非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其中,产品加工经过数十年发展,从初加工到深加工,从粗放到精细,成为提升罗非鱼“身价”的重要一环。在现代化加工车间里,新鲜捕捞的罗非鱼通过传送带进入生产线,经过一系列自动化处理后,快速转化为水煮鱼、烤鱼、盐渍鱼片、纸包鱼、鱼包子、鱼饺子、鱼丸、鱼饼、鱼干等精深加工产品。为了让罗非鱼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释放,鱼皮被送往胶原蛋白提取车间,鱼骨将制成钙补充剂,连鱼内脏也会提炼鱼油……据了解,截至目前,茂名拥有罗非鱼加工型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8家,年加工罗非鱼能力近48万吨,加工产值占罗非鱼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5%,真正实现了“一条鱼一百种卖法”。
从“地方范”到“国际范”,茂名人“改造”了罗非鱼,罗非鱼也改变着茂名人的生活。这个国庆,不妨把茂名罗非鱼端上餐桌,品味这份来自南海之滨的鲜美。而在未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拓展,这些“会游的人民币”还将创造更多丰收奇迹。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策划:邹莹
统筹:凌慧珊 陈袁
采写: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设计:蔡沐晗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请到广东过国庆!
国庆吃点啥——广东丰收特产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