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蘩楼品味粤式茶点,在电子世界一站式购入各类新奇电子产品,再到光盒世界线下观看一场跨次元综艺……这个“双节”,深圳华强北创新多元消费场景,这条全球闻名的“中国电子第一街”,用科技与文化交织、潮流与烟火并存的多元场景,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一场消费盛宴。
据监测数据显示,假期前五天,华强北累计客流量已突破3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3.7%,消费额同比增长15%以上。较“五一”环比增长10%,华强北再一次以“人从众”的热闹景象,成为深圳最具人气的消费打卡地,热度持续攀升。
高德榜单领衔,人气与烟火气同在
美食,是拉动商圈活力的“最佳助攻”。近日,高德扫街榜发布深圳市“状元榜必吃美食”,位于华强北的蘩楼(华强北总店)成功登顶榜单第一名,据介绍,该店节日期间日均接待食客超过3000人次,成为假期最受追捧的“排队王”。
华强北的凤凰楼、天天渔港、朱光玉火锅馆、喜荟等餐饮同样入榜,串联起华强北的美食地图。食客们边逛边吃,感受华强北的“人间烟火气”,也让节日的欢愉更有温度。不少游客直言:“看榜单走路就行,不用再刷评论找餐厅。”真实客流沉淀出的榜单效应,正在让华强北的餐饮热度再上一个台阶。
机器人展演,科技点燃消费新引擎
除了美食,科技体验依旧是华强北的王牌。假期前五天,智能穿戴、无人机、潮玩数码等业态销售额显著增长,成为年轻人争相“拔草”的爆款。不少外地游客表示:“以前只在短视频里看到华强北的无人机表演,这次终于现场体验,还买了个纪念。”,在华强电子世界、赛格等专业市场可一站式购入手机配件、潮玩数码、智能穿戴等“电子产品全家桶”。
与此同时,科技感与未来感,正把华强北变成一个消费与体验的双重场域。为期一个月的“智联全球·机聚福田——机器人展演月”在“双节”期间盛大启幕,华强北再次化身“未来街区”。本次展演采用“固定表演+常态体验+专项赛事”三重形式:每天16时,主舞台上演机器狗与服务机器人协同秀;12时至20时,互动体验区全面开放,游客可上手操控无人机,体验脑机接口,观看3D打印、激光雕刻等应用。现场不仅吸引了众多家庭亲子驻足体验,更成为年轻人朋友圈里的“刷屏新宠”。
次元综艺:年轻力与潮流力共振
夜幕降临,华强北的热闹丝毫不减。数据显示,夜间消费已占华强北假期消费总额的37%,成为推动增长的重要引擎。
节日期间,华强北光盒世界化身沉浸式潮流秀场。每晚,跨次元直播综艺《Fighting! 次元重启》如约上演:唱见、舞见、妆造达人、舞台剧表演者轮番登场,舞美炫目、氛围炸裂,超过300名素人选手登台PK。Z世代达人秀的设定,让现场氛围持续高涨,粉丝在舞台前应援打卡,线上观众也同步“追综艺”。抖音直播间累计观看突破10万人次,线下日均吸引客流超过1000人。通过营造共同兴趣、文化认同凝聚Z世代、二次元等特定圈层,提供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引爆更多潮流消费。
演艺经济与街区的深度结合,不仅刷新了华强北的文化体验场景,也带动周边商圈餐饮、服饰的消费升温,烟火气与文化味交织,让华强北的夜晚格外热闹。
湖光书影添文韵 城市假期更从容
除了商圈的热闹繁华,这个“双节”假期,华强北也有更多让人放慢脚步的选择。位于荔枝公园荔湖之上的荔湖书苑,在9月28日刚刚试营业,就迅速成为市民游客的新晋打卡地。
这座面积近1000㎡的“水上园林书房”,集阅读、轻食餐饮、文创展览、亲水观景于一体,仿佛一处漂浮在湖上的静谧空间。无论是临窗而坐,眺望湖光与城市天际线,还是走上亲水平台,与鸟群一同迎接落日,都能感受到别样的惬意与诗意。书苑不仅有深圳专题书架和本土文创展区,还设有AI潮玩主题专架和「荔·知餐酒馆bistro」,让文化、科技与美食在这里交融。
华强北的“双节”实践正是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生动体现:机器人展演、跨次元综艺等创新活动,构建了吸引人流、增强体验的“新场景”;夜市潮购、首发美食等消费内容,体现了“新业态”对供给侧的持续丰富;而线上线下联动的综艺直播、高德扫街榜的实时引导,则展示了“新模式”在精准触达和效率提升上的重要作用。正是通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协同发力,华强北成功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有效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五天300万人次的火爆数据,不仅见证了华强北的强大吸引力,也折射出节日经济、夜经济、体验消费的旺盛活力。从“状元榜”美食到“黑科技”新品,从机器人展演到跨次元综艺,华强北不断用新场景激发消费欲望、用新业态带动消费升级、用新模式拓展消费触达,以鲜活的消费场景和独特的城市魅力,让“逛、吃、看、玩、买”全链路消费体验更加立体,不断刷新深圳假日经济的新高度。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林敏儿
编辑:林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