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字经济筑牢公平竞争法治基石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5-10-10 00:07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0月15日起施行。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当下,市场竞争格局日新月异,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一方面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数据成为关键要素,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日趋深广;另一方面,市场集中度提高,规模效应越来越显著,头部平台往往更容易形成市场主导地位。

这些特点也意味着反不正当竞争面临诸多新挑战。

新的市场格局中,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层出不穷,刷单炒信、虚假评价、流量劫持、数据杀熟等现象为公众所熟知。而在监管一面,围绕数字经济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相对滞后,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难以适应快速迭代的数字市场,急需完善法律法规。

对数字经济领域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靶向治疗”,正是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鲜明特色。其中,围绕虚假交易、数据权益保护、平台责任三大问题的规制,是公众热议之所在,也是新法最大亮点。

新法对虚假交易亮剑,旨在斩断刷单炒信灰色产业链。此前刷单炒信已成为电商、直播等行业的潜规则,虚假的销量和好评不仅误导消费者决策,更推动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新法明确将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虚假交易行为列为不正当竞争,并提高处罚力度,从根源上打击数据造假,这一规定直击行业痛点,既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也是对诚信经营的呵护,有助于让市场回归以质量取胜的正轨。

新法平衡数据利用与安全,尤其强调数据权益的保护。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要素,但数据爬取、数据滥用等问题频发,企业间数据战屡见不鲜。新法首次明确数据权益保护边界,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非法获取使用他人数据,不得干扰他人数据产品的正常运行,这一条款既为数据创新划定了红线,也为企业合法利用数据保驾,将推动数据要素在安全中流动,在规范中增值。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但长期以来部分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强迫商家“二选一”、收取高额佣金、限制竞争,已严重破坏市场生态。现在新法明确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管理责任,要求其不得利用数据、算法、流量等优势实施垄断行为,并为平台内经营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这一规定将平台从流量的掌控者转变为秩序的维护者,有利于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以外卖平台长期存在的“烧钱补贴”“二选一”等问题为例,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要真正落地,还需多方协同发力。

首先要强化监管执法的穿透力,使隐蔽性违法行为难逃监管法眼。过去,外卖平台的虚假交易常以外卖返现、刷单补单等隐蔽形式存在,有鉴于此,监管部门只有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构起强大的跨平台数据监测系统,才能对异常交易、价格歧视等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对查实的违规者做到及时惩戒。

其次,要有可靠的机制激励消费者与商家大胆维权。现实生活中,不少消费者对大数据杀熟习以为常,商家对“二选一”敢怒不敢言,根源在于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度大。新法实施后,既要通过媒体宣传、案例解读等方式,让消费者与商家更充分地了解自身权益,同时也要注意简化相关流程,让其更容易维护自身权益。

编辑:张子庆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