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香港特区政府以“双信封制”方式进行公开招标,出售位于新界北区沙岭的丈量约份第89约地段第953号用地(沙岭数据园区用地),2025年12月31日(星期三)截标。
位于香港北部都会区的沙岭数据园区用地。
南都N视频记者从香港特区政府地政总署了解到,沙岭数据园区用地位于北部都会区(以下简称“北都区”),邻近罗湖地段,地盘总面积约为116365平方米,现正改划为“其他指定用途”,注明“创新及科技”,作发展数据园区及相关产业用途,以配合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愿景。沙岭数据园区用地最高的楼面面积可达25万平方米,当中不少于70%的楼面面积将用作高端数据中心用途。
推出沙岭数据园区用地旨在提供先进算力设施,推动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巩固香港作为区内数字基础设施枢纽的地位,促进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发言人表示,特区政府在制定招标文件时也加入相关条款,确保用地以数据园区为主导用途,也采用“双信封制”进行评审,就投标者的非价格建议和价格建议作综合考虑,从而选出最能发挥用地潜力的方案。
香港特区政府地政总署招标文件中显示沙岭数据园区的位置,靠近深圳落户。
所谓“双信封制”投标安排,是指在评审标书时,非价格建议和价格建议的比重分别为70%和30%。也就是说,发展商需要用两个独立的信封,分别提交设计建议书和价格建议书。中标者需要与政府签订服务契约,当中将列明中标者在投标时提交的承诺,以便政府监察其执行情况。
另外,香港特区政府也在10月10日,对位于香港北部的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第一阶段)道路工程建议方案刊宪。该系统的目的是为这一新发展区提供方便和快速的接驳交通服务。
该道路工程方案的第一阶段全长约4.5公里,拟设7个车站,连接香港的泥围和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这个区域已经规划了物流、企业和科技区及住宅区。另外,该方案也会连接正在兴建中的屯马线洪水桥站、轻铁泥围站、规划中的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及区内的运输交汇枢纽,以配合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的第二期发展。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香港特区政府已对该系统第一阶段的道路工程方案进行咨询,并获得广泛支持。相关道路建造工程预计于2026年招标,并期望在2031年或之前完成相关道路工程,希望在投入营运时,能配合新发展区主要人口迁入的时间。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