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暴雨预报准确率较“十三五”时期平均提升了10%、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了80%以上、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降到了最小62公里……
10月11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情况。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回答南都N视频记者提问时,介绍了气象预报领域近些年来的进步与发展,表示“十四五”时期预报准确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
金荣花表示,在气象预报领域,最核心的关键技术就是数值预报技术体系,这是气象预报的“芯片”,也是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十四五”时期,我们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全球、区域数值预报技术体系,而且预报准确率稳定提升,数值预报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已从7.9天提升到8.1天,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在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前沿领域,金荣花表示,充分发挥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作用,联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了人工智能气象预报系列模型,与欧美发达国家共同领跑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
此外,她表示,目前建成了“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空间分辨率精细到全球5公里、全国1公里,重点区域达到了百米级,能够支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应用场景的特色应用,使得数字气象的价值得到了更加充分地释放,“百米级、分钟级”的预报技术有力保障了重大活动、重大赛事和重大工程,更好地满足了保障生命、生产、生活和生态的需求。
金荣花举例道,“比如,就大家日常生产生活所熟悉的常规预报而言,我们可以获知,从临近时刻分钟到小时的‘出门要不要拿伞’,一周内‘有没有暴雨、高温、寒潮’这样的天气,甚至到‘这个秋季来得早还是来得晚,这个冬季是暖还是冷’,以及‘明年气候年景到底如何’等,您的所需就是我们一直努力要做到的,我们现在做到了”。
金荣花强调,“十四五”时期预报准确率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暴雨预报准确率较“十三五”时期平均提升了10%,月气候预测水平提升了2.3%,季节气候预测水平也提升了5.1%。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了80%以上。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降到了最小62公里,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空间天气业务方面,金荣花表示,气象预报能力进一步向深空拓展,空间天气业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成为国际民航组织全球空间天气服务的四大中心之一。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