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5度C所属上市公司美食-KY发布重大讯息称,其决定调整中国大陆市场经营策略,优化营运规模,关闭盈利状况持续低于预期的特定区域及特定门店。
对此,10月13日,85度C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称,85度C集团因应展店策略调整,汰换择优,仍对中国大陆市场抱有信心;连锁行业展店闭店属于企业正常运营现象。
退出部分区域,预计全年关店超40家?
85度C回应:仍对中国大陆市场抱有信心
根据官方公告,为应对整体环境变化,同时权衡海内外各市场的发展情况,美食-KY董事会决议调整中国大陆市场经营策略,并优化营运规模。美食-KY计划终止在中国大陆盈利状况持续低于预期的特定区域及特定门店,与此同时,将配合业务规模的调整,同步优化生产物流供应链、营运后勤等部门的资源配置。
美食-KY预计经过此次调整,公司整体资源运用效率可望提升,中长期有助于增进股东权益及企业价值。
另据媒体报道,美食-KY本次调整幅度为近五年最大,预估全年在中国大陆的关店数将超过40家。
美食-KY所指的中国大陆门店,为烘焙面点品牌85度C门店。对于美食-KY的调整计划,85度C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集团因应展店策略调整,汰换择优,仍对中国大陆市场抱有信心;连锁行业展店闭店属于企业正常运营现象。
在这次公告发布之前,85度C门店已经出现大幅收缩。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显示,截至2025年9月16日,85度C在中国大陆的在营门店数为386家。这一数字对比2024年10月的467家净减少了81家。而按照区域划分,85度C的门店主要分布在华东市场,其中江苏、上海、福建合计门店355家,占比超过9成。过去一年,这三个区域85度C的门店数均有所减少。
记者进一步向85度C了解此次调整涉及的主要区域和城市,其负责人表示,公司会有专业的职能部门去做合适的调整。
85度C门店调整背后是
在中国大陆收入持续下降
在缩减门店的背后是,85度C在中国大陆收入在持续下滑。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美食-KY营收约137.7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最新的三季度报中未披露中国大陆市场的情况。而根据此前多份财报,今年上半年,美食-KY整体营收同比上涨了1.32%至94.53亿元新台币,而其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则同比下跌了11.08%至35.22亿元新台币(约合8.22亿元人民币)。2024年,美食-KY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收入同比下跌了22.19%至80.53亿元新台币,2023年则下跌了0.25%至103.48亿元新台币。
85度C是来自中国台湾的烘焙品牌,第一家门店于2004年在台北开业,主要销售“现烤面包+西点+饮料”,2007年,85度C在上海开设了中国大陆的首家门店,此后,它以上海为基点,逐步扩张。2010年,85度C以“美食-KY”代码在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美食-KY的主要市场包括中国台湾和大陆、美国市场。原本,中国大陆是美食-KY收入最高的市场,随着其在中国大陆收入持续下滑,在美国市场收入上涨,去年其美国市场收入实现反超,今年上半年则继续保持反超的态势。今年上半年,美食-KY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约44.69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了13.46%。
对于85度C中国大陆业务收缩,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核心原因是85度C品牌老化与产品竞争力双重下滑。在品牌层面,85度C近年在行业和网络的存在感急剧降低,品牌形象逐渐老化;产品端则缺乏能吸引消费者的爆款,新品迭代滞后,对消费者吸引力大降,最终导致门店业绩下滑,引发关店潮。
汪洪栋进一步指出,烘焙品类具有区域性特征,这源于供应链复杂及冷链限制,多数品牌门店覆盖依赖中央工厂辐射半径。85度C选择大幅关店会削弱规模效应,进而推高各项成本,给经营带来直接挑战。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实习生 陈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