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肠病(IBD),克罗恩病正以“全球高发、中国加速”的态势构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东亚地区已进入IBD“发病率加速期”,中国患者数量正以每年5%-10%的速率攀升。
克罗恩病可累及胃肠道全段,炎症穿透肠壁全层,不仅导致腹痛、腹泻、瘘管形成等反复症状,还会引发营养不良、心理焦虑及社交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数据显示,传统治疗及部分生物制剂常面临应答不足、失应答或不耐受问题,中重度患者长期陷入症状反复以及现有药物疗效有限的困境,同时需承担高额用药成本,亟须更优的治疗选择。
随着新型靶向疗法的到来,CD患者不断迎来新的治疗选择。2025年10月1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陈旻湖教授团队开出利生奇珠单抗注射液(喜开悦®)在中国的首张克罗恩病适应证处方。这一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全球首款靶向IL-23的中重度克罗恩病治疗药物正式迈入临床应用阶段,将惠及更多克罗恩病患者,填补中重度克罗恩病靶向治疗领域的临床未满足需求。
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白介素-23抑制剂(IL-23i),利生奇珠单抗已在全球拥有超过3年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充分验证。
第十一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BD学组组长陈旻湖教授表示,“长期以来,中重度克罗恩病患者面临治疗应答不佳、长期管理困难等问题,喜开悦®作为全球首个获批CD适应症的IL-23抑制剂,其独特的靶点机制与卓越的临床数据,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治疗选择,更推动中国克罗恩病诊疗从“症状控制”向“黏膜愈合、长期缓解”的目标迈进,为临床诊疗方案优化提供了关键支撑。
据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作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累计诊断治疗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近2万例,临床经验深厚。未来,该院必将依托其专业积淀与诊疗优势,加速这一创新疗法的推广普及,助力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IBD患者重归正常生活。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