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控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一环,更是深圳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支撑。近日,宝安区西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常态化巡查+精准复查”的闭环工作机制,依法处置辖区一些积水蚊虫孳生超期未整改问题,用严格执法与细致服务,为辖区居民筑牢健康防线,彰显基层治理的“深圳温度”与“深圳力度”。
2025年10月13日10时许,西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三中队执法人员按照“网格化巡查、清单化治理”的工作要求,在固戍二路石街新村开展公共卫生隐患排查。当巡查至一处居民屋顶时,执法人员发现多个闲置容器内积满雨水,水面漂浮着蚊虫幼虫,若不及时清理,极易成为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源头。
“深圳气候温暖潮湿,蚊虫繁殖速度快,一点积水就可能引发连锁风险。”执法人员当即联系房屋当事人谢某,现场指出问题隐患,并依据《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明确告知其未及时清理积水的行为已违反相关规定。为确保隐患尽快消除,执法人员现场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清晰列明整改要求——10月14日前完成积水清理、容器收纳或遮盖,并耐心讲解逾期未整改的法律后果。“当时我们特意结合辖区以往的蚊媒防控案例,跟谢某说明积水的危害,但他觉得‘小事一桩’,只是口头答应整改。”参与巡查的执法人员李伟回忆道。
10 月 14 日上午,执法三中队按照“整改必复查、复查必闭环”的原则,再次来到现场开展“回头看”。然而,执法人员登上屋顶后发现,此前的积水容器仍原封不动,积水未清理、隐患未消除。“看到这种情况,我们第一时间联系谢某,向他出示巡查记录、现场照片等证据,再次明确告知其行为的违法性与危害性。”李伟表示,依据《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第十七条,执法队在固定证据后,依法对谢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面对确凿的证据与清晰的法律条款,谢某终于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之前总觉得屋顶积水不影响别人,没当回事,现在才知道不仅违反规定,还可能给邻居的健康带来风险,真是太不应该了。”谢某在接受采访时懊悔地说,随后他不仅按时缴纳了罚款,还当场找来工具,将屋顶积水彻底清理干净,并将闲置容器收纳至室内。
此次执法并非“一罚了之”,而是坚持“处罚与教育并重”。在处置过程中,执法人员结合深圳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向谢某详细普及了《深圳市公共卫生应急条例》中关于病媒生物防控的相关要求,还手把手教他排查家庭常见的积水隐患点,如花盆托盘、空调接水盘、废旧轮胎等,并讲解“定期清理、翻盆倒罐”的防控技巧。“现在我知道了,维护公共卫生不是‘别人的事’,以后我不仅会自己做好,还会提醒身边的邻居一起参与,为社区的健康环境出份力。”谢某说。
执法现场,周边居民王阿姨也忍不住点赞:“之前小区里偶尔也有积水没人管的情况,这次执法队不仅严格执法,还耐心教大家怎么预防,让我们心里更踏实了。以后我们看到积水隐患,也会主动提醒,一起守护咱们的生活环境。”
从“巡查发现隐患”到“告知督促整改”,再到“复查跟进、依法处罚、教育引导”,西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全流程闭环管理,既纠正了违法行为,更让公共卫生意识深入人心。据西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执法队将结合深圳季节气候特点,进一步加密巡查频次,扩大排查范围,重点对城中村、老旧小区、公园绿地等重点区域开展 “拉网式” 排查,对逾期未整改、屡教不改的行为依法从严处罚,同时联合社区、物业开展“进社区、进家庭”的防控宣传活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病媒生物防控格局,为深圳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城市贡献基层力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潘莹瑜 通讯员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