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黄丽虹 肖吉10月14日,2025年广州市“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好学校”之“健康学校巡礼”第四站走进越秀区雅荷塘小学。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主题分享、圆桌对话及科普讲座等形式,展示了越秀区健康学校建设的实践成果,为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健康教育生态提供了区域样本。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创建市级健康学校(幼儿园)774所,其中幼儿园321所、中小学校453所。
“雅荷塘经验”:构建五育融合的校园健康新图景
越秀区雅荷塘小学校长陈敏婷在主题分享中介绍,学校始终将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健康发展作为核心使命,通过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一套五育融合的健康育人体系。
越秀区雅荷塘小学校长陈敏婷作主题分享。
在这一体系下,学校从身体、心理与劳动教育等维度同步推进。作为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及广州市田径、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学校不仅提供充足的常规体育训练,开展健美操科学创新培训,还积极引入如匹克球等新兴项目,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体育锻炼与竞技平台。作为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将心育全面纳入工作规划,通过课堂渗透、校本课程与品牌活动,构建“校家社融合共育”的心育范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作为广州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及中草药种植试点校,学校依托课题研究,开展中草药种植等特色实践,并统筹社会资源拓展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正确观念,锻造健康人格。
家校社协同赋能:打造社会支持到家庭养育的健康闭环
家校社如何联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各界代表谈了看法。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主任医师熊莉华表示,在多年健康学校评估中,看到学校正将健康理念切实融入日常:从教室采光、课桌椅适配,到饮用水安全与营养午餐;同时着力延长学生户外活动时间,防控近视与肥胖。更关键的是,家庭作为健康第一责任人,家长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例如控制高糖饮品摄入,共同守护孩子成长。
豪贤路小学充分利用周边文化场馆资源,打造浓厚人文氛围,持续发展游泳、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强健学生体魄,同时开设非遗特色课程,将艺术传承与健康教育相融合。中星小学积极践行“健康为上”理念,依托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深度合作,推动中医非遗文化(如推拿、飞针等)走进校园,让学生在体验中传承中医智慧,并将健康习惯带回家中。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刘双喜作分享。
在社会支持层面,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刘双喜副馆长分享了图书馆作为“社会课堂”的独特价值。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通过精心打造“羊城少年学堂”“爸爸来了阅享会”等服务品牌,致力于提升儿童的阅读、数字、科学及安全素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与星星的孩子共读时光”等普特融合活动,赋能特殊儿童成长;并通过深化馆校合作,共建670间“馆立方”校园分馆,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直接送入校园,以文教融合为健康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主任祁丽珠作分享。
在家庭实践层面,《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主任祁丽珠为家长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她表示,科学养育的核心在于三个维度:读懂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用心营造“四好”生活方式,以及耐心守候、成为合格的家长。其中,“四好”生活方式——即“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说话、好好过好每一天”,为家庭层面的健康实践提供了清晰易懂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