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青春活力 华农超两千名学生服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10-16 19:27

南都讯 10月16日,华南农业大学校领导看望慰问十五运及残特奥会志愿者、演职人员。南都N视频记者从学校获悉,华南农业大学共招募服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演职人员超2000人。他们以青春之姿,肩负使命,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

志愿者队伍以“00后”为主体,平均年龄仅20岁

据华农相关负责人介绍,志愿者队伍以“00后”为主体,占比高达98.64%,平均年龄仅20岁(19.89岁)。他们中76.18%为女生,展现出细腻、坚韧的服务特质。本科生是绝对主力,占总人数的85.73%,其中大二、大三学生占比近六成,26.48%的新生以城市志愿者的身份充实志愿者队伍,为赛事持续注入青春活力。

图片

比赛志愿者。

图片

老师指导。

图片

残特奥会开幕式手语表演展示。

志愿者来自全校22个学院,涵盖农、工、理、文、史、经、管、法、艺等多个学科领域。近七成志愿者具备良好的沟通与语言能力,超过三分之一擅长摄影、剪辑与宣传写作,为赛事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能支持。尽管73.96%的志愿者首次参与大型赛会,但他们热情饱满、学习力强,近四成曾有志愿服务骨干经历,展现出优秀的组织与执行能力。

志愿者以广东省内生源为主(67.55%),依托其熟悉本地环境、通晓方言的优势,为“家门口的盛会”提供贴心服务。同时,32.45%的省外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志愿服务精神的广泛凝聚力。

“向大家展现广州乃至大湾区的精神文明风貌”

“我感觉能参与此次全国性的重大活动,非常荣幸和激动。这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难得的成长机会。”华农艺术学院学生何佳伟说道。

图片

华农艺术学院学生何佳伟。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举行。在活动现场,来自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的4位学生,以“采火少女”的身份亮相,何佳伟便是其中一员。

图片

何佳伟点燃采火棒。

一个月前,凭借出色的外形和优雅大方的仪态,何佳伟从众多十五运会引导员中脱颖而出,被选为采火少女。引导员要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而“采火少女”则要求端庄、神圣,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间转换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她在导演的指导下不断调整改进动作、路线与姿势,每一次改动都意味着用更多的汗水去巩固和记忆。有时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大家仍坚持微笑,训练如何保持自然柔和的神情。为了出色完成每项任务,每天结束上午的“采火少女”训练后,下午还要转场返回奥林匹克体育场继续引导员的日常训练,有时还会自己加练采火少女的动作,练习至深夜也是常有的事。

一结束“采火少女”的使命,何佳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十五运会的排练中,届时将成为运动员引导员。“一想到我们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和付出,可以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被大家看到,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希望十五运可以给大家带来满满的激情和能量。”

图片

华农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郭煜婷。

华农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郭煜婷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颁奖礼仪志愿者。她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颁奖礼仪志愿者分为托盘员、运动员引领员、嘉宾引领员三个岗位,每个岗位的分工不同。“运动员引领员,就是将获奖运动员及教练员引到颁奖台的位置;嘉宾引领员,则是将嘉宾引到指定的位置,并引导他们对运动员进行颁奖;托盘员是要托盘递物,将吉祥物以及奖牌交到颁奖嘉宾手中,完成整个颁奖仪式。”

在郭煜婷看来,成为志愿者最大的成长是“个人仪态和气质上的改变”,因为颁奖礼仪志愿者对基本动作的要求很高;另外,对于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以及规范化的礼仪标准,向大家展现出广州乃至大湾区的精神文明风貌。”

图片

华农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学生李跃。

“我们主要是为全体志愿者营造温馨、友爱的氛围,使全体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华农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学生李跃在本次十五运会中担任赛会志愿者工作,他表示,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一起来到大湾区观看盛大的赛事。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陈芃辰 费思迎 安沛

图片:南都N视频记者 马强(部分为通讯员提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