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烽火岁月铭记历史,穗港首次联动推出抗战主题展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10-17 09:59

“过去了解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抗战历史都比较碎片化,通过展陈的方式也让我们更系统地了解这段历史。”10月15日一早,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简称农讲所纪念馆)内人头攒动,由农讲所纪念馆、香港广州社团总会、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主办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抗战历史展”在农讲所纪念馆开幕。

此次展览穗港两地首次围绕该主题展开策划,展出内容在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基本陈列基础上提炼修改,通过218件/套展品系统展示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抗战历史,以及“香港抗日一家人”罗氏家族的感人事迹,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存亡紧要关头的历史担当,勾勒出香港同胞与内地民众生死与共的壮丽图景。

图片

穗港首次联动

五大主题200余件展品

东江纵队的历史,也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历史记忆,更是大湾区走向未来深度融合的精神纽带。

广州市政协常委、香港广州社团总会执行主席方俊文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指出,港九大队作为香港沦陷期间唯一一支成建制、自始至终坚持抗战的武装力量,为华南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展览内容首次走出香港与广州联动,意义深厚,为未来粤港两地深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片

展览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通讯员供图

抗日战争时期,港九大队是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它以陆地和海洋为战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有效干扰了日军的战略部署。展览展出港九大队参加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的重要历史,营救出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连同其他方面人士共800多人。与此同时,港九大队积极营救国际友人、盟军飞行员,袁庚、黄作梅等人负责东江纵队联络处,参与收集情报有力支援盟军作战。港九大队是香港抗战的中坚力量,为香港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内容分为“华南抗战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诞生”“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守护文化血脉”“港九大队:香港敌后抗战的坚强柱石”“香港抗战英烈:伟大抗战精神的写照”“石涌凹罗家大屋与‘香港抗日一家人’”5个部分,还有不少珍贵的实物展出,包括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在香港当海员时穿过的裤子、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政治委员尹林平用过的钢笔等。

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政治委员尹林平用过的钢笔。

开幕当天展览吸引了不少东江纵队的后人前来,也引来了不少市民围观,在展品前,参观者仔细揣摩着内容和细节。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大队长蔡国梁之子蔡建中表示,粤港两地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粤港两地各阶层、各团体的共同意志和行动。讲好东江纵队的故事,有助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激发更多青年朋友的爱国情怀,能够继续传承发挥东江纵队精神,为建设好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香港首个抗战纪念馆

已累计接待超过10万人次

作为此次展览的联动机构,成立于2022年的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是香港首个抗战纪念馆。该纪念馆的前身为罗家大屋,由旅居巴拿马的华侨罗奕辉于1930年兴建。香港沦陷期间,沙头角罗雨中、罗汝澄、罗欧峰、罗许月等罗家11人投身港九大队的抗日游击斗争,涵盖作战、情报、后勤等多个领域,被誉为“香港抗日一家人”,为香港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

关于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的展陈内容。

十余年前,有感于香港国民教育缺乏,罗家后人决定将罗家大屋改建成抗战纪念馆。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馆长黄俊康牵头筹集2000多万港元资金,动员民间力量,历经5年完成改建工作。

方俊文介绍,自场馆揭幕以来,已累计接待超过10万人次,已经成为香港青少年了解历史的重要据点。“此次穗港联动办展也非常有意义,通过两地的展览串联起了历史脉络,也通过实地展出方式让两地市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据了解,香港沙头角纪念馆还在周边规划了文脉径,市民在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到附近的山野郊游。方俊文透露,接下来还将继续筹划推出更多两地联动的活动,如组织青少年到两地的纪念馆游览学习等。

据了解,近年在香港地区也有越来越多的抗战遗迹被发现、被保护:2020年9月,西贡斩竹湾抗日英烈纪念碑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25年1月,一段曾用于抵抗日寇的古围墙在塘福村修复完毕;2025年5月,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香港薪火社团总会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电台遗址设立标志牌……

农讲所纪念馆馆长颜晖介绍,农讲所纪念馆与香港地区的文博机构联系紧密,此前曾联动推出“文化新猷——香港达德学院历史展”,该内容也计划于明年在香港再次展出。颜晖表示,联动展出的方式让两地市民知道了解历史,有助于增进两地民心相通。未来将加强与香港地区文博机构在历史研究、展览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挖掘和阐释大湾区历史文脉,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15日,公众可免预约到现场参观。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郑雨楠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