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超声为康复装上“智慧眼”,助力构建精准的康复新体系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10-18 09:29

2025年10月17日,“广州市重症超声与重症康复培训班”在穗举办。本次培训由广州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牵头,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崇爱康复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承办,直面当前重症康复中“评估靠经验、介入凭感觉”的痛点,通过推广重症超声这一可视化技术,为提升康复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供技术支持。

800x600_68f2cf2f9f407.jpg?X-Amz-Content-

800x600_68f2cf3379094.jpg?X-Amz-Content-

可视化评估,打破康复“黑箱”困境

在传统重症康复过程中,治疗师多依赖患者主观反馈和部分体征进行判断,操作过程如同处于“黑箱”状态。重症超声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对患者心肺功能、膈肌活动度等深层生理指标的实时、动态评估。

广东崇爱康复医院执行院长陈建岭在开幕致辞中比喻:“重症超声技术以其动态、实时、精准的优势,为重症康复的评估与干预装上了‘智慧的眼睛’。”该技术有效减少康复干预的盲目性,为推进个体化、精准化康复奠定基础。

图片

本次培训班汇聚了该领域多位临床专家,包括广东省人民医院黄道政、郭伟新、陈颖、魏学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鸿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罗邦军,共同围绕重症超声与康复融合的最新进展开展系统培训。

多学科协作,构建全程化康复体系

多学科协作是广东崇爱康复医院推进精准康复的核心模式。2025年7月,广州市康复医学会多学科专家会诊中心在该院落户,整合神经康复、心肺康复、重症康复、儿童康复、中医康复等领域的专家资源,为复杂疑难病例提供“多对一”精准康复方案。

在精准康复示范基地框架下,多学科病例联合查房与病例研讨已成常态。专家团队通过听取管床医生汇报、完成详尽康复评估,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跨学科建议,并与患者及家属深入沟通,制定更加精准高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图片

图片

广州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会长倪莹莹强调,培训的核心目标是让临床工作者将重症超声技术转化为服务患者的临床能力,确保患者从ICU生命体征稳定后,能够无缝衔接至精准康复阶段,形成完整的救治链条。

推动技术下沉,促进康复服务同质化

本次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了理论授课与实操训练环节,吸引了来自重症、康复及相关领域的数十位医护技人员参与。通过系统化培训培养基层技术骨干,助力解决康复技术发展不均衡问题。

广东崇爱康复医院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李永胜表示,精准康复示范基地的落户是对医院在重症康复救治技术、“功能重建手术+康复一体化”模式、精准化康复方案等方面探索的认可。该院已成为连接前沿技术与临床实践的重要平台。

随着精准康复示范基地持续建设和多学科会诊机制不断完善,广州正构建从急危重症救治到精准康复的全链条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症康复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 通讯员 王先亮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