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由广州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主办、广东崇爱康复医院承办的“2025重症康复专题学术年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年会聚焦重症患者从“延续生命”向“重建生活”的功能康复转型,依托多学科专家会诊中心(MDT)与精准康复示范基地两大平台,系统推动重症康复服务内涵升级,着力破解患者存活后面临的功能障碍、照护依赖与社会回归难题,为区域重症康复发展注入新动能。
多学科协作与精准康复双平台驱动服务升级
重症患者虽经抢救存活,却常因早期介入不足、康复路径不统一而陷入“生存却难生活”的困境。广东崇爱康复医院副院长李永胜在专题报告中指出,当前重症康复亟须跨越“生存与生活质量”的鸿沟。为此,年会重点展示了广州市康复医学会多学科专家会诊中心(MDT)与精准康复示范基地的临床价值。MDT模式整合了重症、神经、营养、心理等多学科资源,实现对复杂重症患者的“多对一”协同干预;而精准康复示范基地则通过“一人一策”的个体化方案,推动评估与康复全程闭环管理。
李永胜强调,双平台联动不仅提升了服务的标准化与专业性,更使重症康复从单点治疗转向全程化、系统化支持,有效助力患者功能重建与社会融入。
前沿技术推广与特殊群体服务链条完善
在平台赋能的基础上,年会还聚焦重症康复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与特殊群体服务短板的填补。多项专题报告围绕经皮神经电刺激、神经重症呼吸功能康复、俯卧位通气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讨,如广东省人民医院白文芳分享了《经皮神经电刺激在重症胃肠康复的研究进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学松探讨了《俯卧位通气在ARDS的临床应用》,这些内容直接推动了新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与应用。同时,年会期间正式成立的儿童重症康复学组,由广东崇爱康复医院儿童重症康复病区主任孔翎担任组长,该学组将致力于制定儿童康复规范、培养专业人才,重点服务脑损伤、脊髓损伤等危重患儿,并通过多学科专家会诊中心(MDT)强化全流程康复支持,有效弥补了儿童重症康复资源分散、标准不一的空白,为特殊群体构建起更加连贯、专业的服务链条。
通过多学科协作与精准康复的深度融合,本次年会不仅促进了重症康复技术的革新与推广,更进一步完善了从成人到儿童、从技术到服务的全链条康复体系,为重症患者实现从“保生命”到“复功能”的实质性跨越提供了可复制的区域实践样板。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 通讯员 王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