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系列知识产权研究成果,为新能源等行业注入动力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5-10-20 09:10

近日,一系列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在深圳发布,系统勾勒出深圳在关键技术创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与前瞻路径。从深邃空天到智能算法,再到绿色能源,知识产权正成为驱动深圳产业跃升的核心引擎,为“20+8”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与澎湃动能。

空天技术:专利稳居全国前列,构筑海外维权“防护盾”

全国首部《空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的发布,揭示了深圳在空天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数据显示,深圳空天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达到2278件,稳居全国城市第五位,其中企业贡献了86.74%的申请量,成为绝对创新主力。华为以267件专利着力突破卫星通信技术瓶颈,亚太星通、魔方卫星等企业在星座组网、整星交付等方向构建起核心优势。

为护航企业“出海”,深圳积极构建“五位一体”的海外维权体系,并落地德国海外工作站。配合连续21年位居全国首位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深圳为空天技术等前沿产业的全球化布局筑牢了知识产权“防护盾”。

人工智能:构建特色保护体系,贡献“深圳样本”

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专项研究致力于构建符合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新体系。项目深入解析了欧盟、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五地的规则差异,并梳理了国内重点城市的政策与典型案例,精准锚定深圳AI产业的发展痛点与需求。

研究指出,华为、腾讯等深圳企业在AI专利布局上已领跑全国。针对当前AI领域存在的权属划分模糊、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版权标准不统一等挑战,报告提出了完善数据与算法权属规则、建立行业专利池、强化海外维权能力等七大建议。这些举措不仅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实操指引,也为全国AI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贡献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深圳样本”。

新能源:知识图谱精准画像,指引产业扬长补短

在关乎未来的新能源赛道,深圳的创新诊断方式展现出领先性。研究团队运用“知识图谱+图算法”技术,将海量专利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知识网络,完成了对分布式光伏、氢能等四大细分产业以及高能量密度储能等三大关键技术的“精准画像”。

分析清晰揭示了深圳在储能领域专利占比超51%的“单极优势”,以及燃气轮机通过“数字赋能”实现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同时也点出了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等环节仍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风险。基于精准诊断,报告为政府、产业联盟、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主体提供了定制化建议,内容涵盖推广“光储充”一体化应用、攻关核心材料技术、制定行业团体标准、嵌入FTO(自由实施)分析等,全方位指引产业强化优势、补齐短板。

从空天到AI,从新能源到更多细分领域,系列研究成果共同织密了深圳“20+8”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双轮驱动的治理格局、标准必要专利的全球前瞻布局、数据驱动的产业精准指引,正合力确保深圳的每一份创新成果得到有力保障,每一次技术突破拥有清晰方向。以知识产权为硬核翅膀,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必将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抢占制高点,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文:蔡宇晴

编辑:蔡宇晴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