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都N视频报道,东莞多个街镇负责人赴广交会率队“带货”、走访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与此同时,韶关、江门、云浮等地则趁势而上,把外商请到“家门口”,举办经贸洽谈、产业合作大会,让广交会的“开放之窗”持续放大。
谁说广交会只是企业的盛会、产品的天堂?围绕广交会做文章,企业想的是产品、是销量,由地方主官带队进行的会展调研和走访,访的是企业需求,问的是营商优化方向。
由此展开来看,广交会上搞招商、谈合作,显然不光是企业一家的事,地方政府的配套服务、跟进追访,以及借助广交会平台进行的地方推介、资源展示,都顺理成章,完全可以让每个角色在此过程中“大展宏图”。
企业拿下广交会展位,靠过硬的产品和创新的科技,而围绕企业的产品推介和市场拓展,地方政府同样可以进一步打开思路做点什么。正如佛山市市长白涛到广交会走访调研佛山参展企业时所言,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用好广交会对外开放平台,积极主动为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创造条件、做好服务,推动更多“佛山制造”走向世界。广交会是贸易的天堂,也应当是政府拿出“一企一策”服务对接的场景。
据《南方》杂志报道,越来越多的广东地方主官开始围绕广交会做文章,把外商请出广交会会场,请到“家门口”:云浮在开产业合作大会,扩展云浮的国际“朋友圈”;韶关在谋划20场场内外贸易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东莞趁着外商云集,在10月中下旬密集进行多场精准对接;“中国侨都”江门,更是广邀侨商与企业对接,进一步擦亮特色产业名片……
广交会的热络确实不仅在会场内,更在会展背靠的整个大湾区。借由各地的花样挖掘,“广交会效应”的外延还在不断扩展,地方政府可以在广交会了解企业发展的真实困境、思考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实路径,也可以“以展促招”多出成果,广泛对接海内外优质客商,更可以立足各地实际借助广交会平台尽情发挥招商和推介功力,蹭一蹭广交会的外贸大流量……
10月19日,第138届广交会一期落下帷幕,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157946人,来自全球222个国家和地区,环比增长6.3%。广交会给各地下一步发展能带来什么,完全可以从地方党政主官们的花样操作里寻到一些端倪。在云浮新兴县副县长梁雄伟看来,透过广交会“提前看样、先行选品的窗口”,当地可以重点邀约计划参加广交会的核心客商,让他们率先发掘适合内销市场的新品和优品,“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前锁定全年订单”。
广交会是国际贸易的平台,也是展示广东完备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市场空间的难得机会,更是推介品类齐全、质优价稳的“中国制造”的绝佳场景。就在日前,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广交会展馆巡馆、调研期间强调,各地要抢抓“家门口”的机遇,充分用好广交会平台,积极主动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加大力度引资引智引技,全力以赴稳外贸、稳投资、扩消费。
广交世界,互利天下。让广交会成为企业和政府尽情发挥的舞台,让更多的地方能借助广交会的平台“在家门口做全球生意”,就是要充分挖掘、借助和发挥广交会这个国际一流展会的巨大平台,企业用产品说话,政府靠服务扬名,集思广益、大胆实践,做强放大广交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平台功能,广交世界朋友,广结全球商机。
编辑:张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