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蒋则沈:当前我国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超百万亿

南都N视频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10-22 14:42

10月21日,由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主办的“2025香蜜湖财富管理周”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湾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资管司副司长蒋则沈围绕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机遇与监管方向进行了深入阐述。

从需求侧来看,我国居民财富持续稳定增长,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蒋则沈引用数据指出,2024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名义增长5.3%,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同步,今年的前三季度名义增速继续保持在5%以上的稳定区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保持更快增长。同期,全国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比较高、增长较快。而财产净收入虽然占比连年持续上升,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供给端,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以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部门持续深化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据蒋则沈介绍,以金融监管总局监管的银行保险业为例,截至日前,信托、理财、保险三类机构共计135家,包括信托公司67家,理财公司32家,保险资管公司36家。从产品到服务合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超过百万亿元,较年初增幅接近6%,同比增幅超过15%,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我国财富管理和资管市场成长发展方兴未艾,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承担着重要的服务使命,更需要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进程中主动作为。”蒋则沈指出,面向未来,金融机构可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机协同。他强调,二者是企业居民维护良性资产负债表的“一体两面”,二者不可分割。财富管理机构和资管机构要协同一致,共同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充分沟通客户需求和产品特性,坚决防范以各自利益相互阻隔甚至妨碍客户财产利益。

二是坚持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机构作为社会资金资源与实体经济建设的重要桥梁,充分发挥好资管资金投向多元、偏好多样、灵活性强,富有弹性等特点。广泛适应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并让实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红利更有效地惠及投资者。

三是坚持提升专业能力。面对产业升级与市场波动,金融机构需持续优化知识结构,加强科技与人才建设,通过专业判断与管理稳定投资者预期,将社会资金转化为长期理性资本。

四是坚持信用义务,做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金融机构应牢固树立客户利益优先导向,严格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完善信息披露与投诉处理机制,做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蒋则沈还表示,下一步资管司将坚持不懈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完善资管机构治理规则体系,健全风险监测机制,深化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应用,加强跨部门协作,推动三类机构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湾财聚焦2025香蜜湖财富管理周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