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惠芳获评 “中国好人”:以一生践一诺,红色故居的守护者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5-10-24 12:18

2025年10月1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第三次“中国好人榜”,佛山市高明区77岁老人谭惠芳获评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

这份荣誉,源于她与一座百年老屋的深厚羁绊——作为“革命三谭” 中谭天度的侄孙女,她接续母亲与兄长的嘱托,用70余载时光,守护着谭天度故居这处南粤红色坐标,并先后荣获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南粤红色守护人”“广东好人”等称号。

截至目前,高明区已成功推评3名中国好人、18名广东好人,而谭惠芳的守护故事,正是当地红色精神传承的生动注脚。

图片

谭天度故居坐落于高明区明城镇阳明村,1937年至1939年间,谭天度以此为落脚点,积极开展抗日与革命活动,点燃了家乡爱国青年的革命热情。从上世纪50年代起,谭惠芳一家便自发承担起管理故居的责任,将守护红色遗产的种子悄悄埋下。

“好好看管这间老屋。”1998年谭天度回乡时,曾拉着谭惠芳的手郑重嘱托。这句话,成了谭家三代人铭记于心的承诺。谭惠芳记得,母亲临终前,曾紧紧攥着她和兄长的手念叨“老屋是根”;兄长离世时,床头还静静摆放着故居的钥匙——两代人的牵挂与坚守,最终化作谭惠芳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面对清末民初便已显破败的故居,谭惠芳守护的决心从未动摇。她自掏数万元积蓄,一次次奔赴肇庆、广西等地搜集史料,又四处奔走求援,只为让老屋重焕生机。

2003年,当“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稳稳挂上故居门楣时,谭惠芳伸手抚摸着牌匾,泪水浸湿了衣襟——这是对两代人嘱托的回应,更是红色根脉得以延续的见证。

2015年,67岁的谭惠芳又为完善故居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忙碌起来:她频繁往返村委会与文化部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推动故居开展第二次修葺。如今,除了照料200平方米的故居保护范围,她还坚持每天清扫通往故居的百米小道。“这是通往历史的路,不能脏了”,朴素的话语里,满是对红色遗产的珍视。

图片

谭惠芳在明城镇谭天度故居义务清洁。曾锦峰摄

守住故居,更要讲好红色故事。出于对同族叔辈谭天度的敬仰,谭惠芳对其革命事迹了然于心,多年来义务为党员干部群众讲解数千场次。当地成立红色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后,她主动担任培训老师,常带领中小学生走进故居,指着屋里的老物件讲述当年的故事:“谭天度先生当年就是在这里开会,油灯亮到半夜……”每当此时,她的眼神里总会闪烁着别样的光彩。

每年近万人次前来故居参观,谭惠芳总是不厌其烦地开门、引导、讲解。风霜雨雪中,她始终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默默守护着这座老屋。


来源:中国文明网、高明文明办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斌颖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