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上海 10月25日,在2025外滩年会期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分析了前三季度的经济情况,并对扩大需求、提振消费提出了一些建议。
2025外滩年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左)分析了前三季度的经济情况。
张斌表示,从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亮点很多,但主要压力来自于需求端。进入三季度以后,投资的增长有所下降,包括制造业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房地产投资等,消费的增长也有所放缓,且物价水平偏低。
不过张斌也指出,虽然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可喜的消息是,面对需求不足的局面,从去年的四季度到现在,宏观经济的对策更灵敏也更积极了,比如5000亿元的新型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在多方力量的支撑下,进入四季度后经济会有进一步的回升,也一定能实现全年的增长目标。
关于扩大内需,张斌特别谈到了消费。他说,回望过去,无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消费率都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
原因为何?张斌分析了其背后的三股力量:一是家庭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决定购买力的不仅有劳务收入,还有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二是社会保障水平的持续提高;三是社会服务,包括政府提供的医疗、教育等服务,以及那些有利于消费支出的服务。
那么如何提振消费?张斌分析认为,举措有很多,其中,消费和GDP紧密相关,名义GDP好了,社会的“大钱包”多了,消费会跟着涨,这很关键。短期来看,周期性政策更能影响消费。
关于投资,张斌谈道,无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他们的投资支出总体来说也能保持着增长。根据经济学理论,随着资本边际回报率的下降,投资需求会越来越少,但为何欧美日投资总体没有很大的下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新的领域,新的投资领域、新的产业、新的成长机会。
张斌特别强调,不要把需求不足这个问题长期化,这方面可以看到日本的教训。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