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放中小学体育场馆,不负全民运动热情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5-10-27 18:51

10月24日,广州市进出校园管理系统体育场馆预约小程序——“校体通”上线,第一批约800所中小学的1300多个体育场馆可接受预约。据广州市教育局介绍,这是在“十五运”来临之际为广大市民送出的“健康大礼包”。市教育局指出,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前提是必须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师生安全、学校安全不受影响,确保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安全可靠。

南都报道特别提到,今年5月,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广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施办法》,推动公办中小学校、鼓励民办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此次“校体通”上线就是对上述规定的具体落实,意味着中小学开放体育场馆逐渐进入实操阶段。

学校开放体育场馆并非新鲜事,尤其是高校开放这类设施,其实一直是平常操作。而中小学在这方面相对滞后,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中小学规模相对较小,故场馆数量有限,开放这部分资源就显得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二是中小学在作息时间、日常管理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的学校具备开放条件,有的学校不具备,而即便具备,也很难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操作。

但上述两个特点显然并不意味着中小学体育场馆就没有开放的必要,相反,考虑到中小学数量较大,如果开放体育场馆,能激活的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其实非常乐观。只是说,需要每所学校在这方面下点功夫,教育部门下发的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至于具体操作还得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

广州市教育局方面对此也做了说明,提到中小学开放体育场馆的特殊性——有的学校不具备开放条件可能近期不能开放,有的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可能只能在寒暑假开放,有的学校晚间会有学生上晚习、各种高水平学生团队训练,有的学校下午放学后要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等。

另外,在开放过程中,还有其他问题值得注意。市教育局指出,可能有部分市民心仪的学校体育场馆还未开放,可能学校开放的时间达不到市民的预期,可能学校在试行开放期间不收费,但随着场馆设施损耗、管理成本等的增加,后续可能会收费,可能“校体通”预约小程序的功能还不能涵盖各种各样不同场景等等,对此都需要广大市民合理预期,给予一些时间、耐心和理解。

上述问题不难理解,也无伤大雅,解决起来并不难。而且,对于学校方面,开放体育场馆也不是简单地做公益,除了实现社会效益,学校或许也能获得经济回报,可谓一举两得。

全运会点燃全民运动热情,在此背景下,梳理并整合社会体育场馆资源,使其价值最大化,无疑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举措。过去的经验表明,一次重大赛事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公众的运动热情。随着全运会临近,广州也通过各种方式盘活社会资源,包括很多公园内部的全民健身场地,近来也在进一步优化。结合此次开放中小学体育场馆的举措,可见,以全运会为契机,广州力图提高体育场馆的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这无疑也是全运会为广州人带来的重要福祉。

全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也是激发全民体育健身热情的盛事,最大限度发挥全运会的引领作用,前提是让民众有条件参与体育健身。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到中小学,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开放这些主体的体育场地设施。以全运会为契机,相信广州在体育场馆资源整合方面,能再进一步。

编辑:陈邹心怡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