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王奕婷 10月25日,全市首个由基层老年人协会全程筹备的“乐龄缤纷汇”趣味运动会,在福田区梅林街道孖岭社区启幕。这一基层老年体育活动,不仅展现了老年群体喜迎第十五届全运会的饱满热情,也标志着基层老年组织在活动策划与执行中迈出突破性一步。
组织模式创新 激发基层老协自主活力
依托“社区党委引领+老协党支部承办+园区党委协同+长青老龄大学助力”模式,梅林街道将赛事组织权下沉至孖岭社区老协,从项目设计、队伍组建到现场执行,均由老年协会骨干牵头完成。
作为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党委第一书记和孖岭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肖英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金融科技城阵地,统筹社区老协、长青老龄大学等老年组织力量,整合上海银行等爱心企业资源,为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
活动组织权下沉至基层老协,不仅提升了社区老年群体的活动参与感,也为全市社区老年协会自主办赛树立了样板,推动“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理念在老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文体搭台 拓展“老有所乐”多元场景
梅林街道持续推动文化、艺术与体育在老年活动中深度融合。通过整合辖区广场、绿地、文化站等空间资源,梅林街道积极打造“十分钟健身圈”,让更多老年人“走出家门”并“融入社区”。
开幕式上,由声乐班、钢琴班、朗诵班等6支社区文艺团队组成的方阵,以健身操、广场舞、乐器演奏等展演形式,生动诠释了“银龄亦风华”的时代内涵。赛事设置的“趣味保龄球”“乒乓接力赛”等项目,兼顾安全性、趣味性和协作性,让老年人在运动中愉悦身心,在展示中收获自信。
构建社区敬老支持网络 为老服务精准触达
近年来,梅林街道以“办赛”为契机,持续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为老服务网络,系统整合辖区广场、绿地与社会单位场地,不断拓展老年人的“十分钟健身圈”。在服务支撑上,街道不仅依托义工团队与文艺骨干构建常态化的活动陪伴机制,更将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关心的日常起居。例如,通过建设社区长者食堂,探索政府提供免费物业和建设补贴、企业负责运营的可持续助餐模式,并以人脸识别、智能称重等智慧服务提升就餐体验。此外,街道还通过升级长者服务中心增加全托及日间照料床位,并组织开展健步走、戏曲专场、反诈讲座等多元活动,有效推动了更多老人从“走出家门”到“融入社区”,实现从“被动养老”到“主动享老”的转变。
本次运动会不仅是基层老年协会办赛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梅林街道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生动缩影。深圳市老年协会党支部书记邵桂玲表示,这场趣味运动会让全民健身理念在基层扎根,让每位老年朋友都成为健康生活的实践者与受益者,更生动诠释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健”的时代内涵。
未来,梅林街道将持续鼓励基层老协发挥能动性,使“乐龄缤纷汇”真正成为老年人展示风采、乐享生活的舞台,为全运会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编辑:林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