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姐”到“空嫂”,变化或许才刚刚开始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5-10-28 22:45

10月27日,春秋航空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冲上热搜榜首。这家航司针对兰州地区推出客舱乘务员专项招聘计划,特别之处在于明确面向已婚已育女性,年龄放宽至40岁,且无工作经验要求。据介绍,春秋航空过去招聘的88位“空嫂”,其中74%已晋升管理岗位,显示出这一群体的职业发展潜力。

长期以来,民航业对于空乘人员尤其是女性乘务员,招聘时有着严格的年龄、外貌、婚育状况规定。传统上“空姐”招聘往往倾向于年轻、未婚女性,年龄上限通常不超过25岁,对身高、容貌也有明确要求。这种招聘模式在很长时期内被视为行业标准,塑造了“空姐”这一职业的单一形象。而春秋航空此次将年龄放宽至40岁,并明确欢迎已婚已育女性,无疑是对传统招聘观念的突破。这一转变反映出民航业正重新审视职业形象和年龄边界的陈规,从单纯追求外在形象,向注重服务能力、职业素养的方向转变。这种进步值得肯定,打破了空乘职业的刻板印象,为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提供了更多职业可能性,也体现了行业在人才观念上愈益成熟与包容。

放宽年龄限制,表面上是企业的招聘策略调整,实际上也折射出更深层的社会与劳动力市场变迁。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老龄化加剧以及生育率下降,传统的劳动力供给模式已难以为继。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被忽视的劳动力资源,已婚已育女性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空乘工作的核心能力,包括服务意识、应急处理、人际沟通,与性别、年龄、婚育状况本无必然关联。过去中国民航业对年轻貌美女空乘的过度强调,很大程度上是讨好男性凝视和人口红利充裕背景下的产物。当劳动力市场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企业开始真正关注劳动者的实际能力而非年龄容貌,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春秋航空在招聘说明中特别强调:“无论是照顾婴幼儿旅客还是老年旅客,已婚已育的空嫂都比较有经验,能很快安抚旅客。”这也从侧面说明,社会可能低估了母职和照料劳动所积累的软技能。情绪管理、耐心沟通、危机应变、多任务处理……这些在育儿过程中习得的能力,实际上正是优秀服务人员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将“母职经验”转化为职业优势,某种程度上是对女性照护劳动的重新赋值,这些曾经被视为家庭和私人领域的技能,在职场上也可以大放异彩。

当然,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是否会强化“女性更适合照料”的刻板印象?会不会导致职场性别分工的再固化,将女性进一步推向服务型、照护型岗位?母职资本化是女性职业发展的新机遇,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性别分工陷阱?这都是下一步需要不断在各行各业招聘实践中反思的问题。

希望更多企业不以单一标准定义员工和岗位,而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让不同人生阶段、不同背景的劳动者都有公平的机会。这不仅是对个体权益的尊重,也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从“空姐”到“空嫂”,变化或许才刚刚开始。在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劳动力市场里,每个人的价值不由年龄、性别、婚育状况所定义,而应由其能力、态度和贡献来衡量,这关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 □ 麦嘈

编辑:张子庆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