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公司安能物流(HK:9956)10月28日深夜公告称,与由大钲资本、淡马锡和淡明资本共同组成的财团联合宣布,公司拟通过协议安排(“提案”)的方式,以12.18港元/股的价格被私有化,公司将成为要约人的全资附属公司,并将从香港联合交易所退市。此前,安能物流已于2025年10月27日上午9时起停牌,将自10月30日上午9时起恢复股份买卖。
快运老三,财团溢价近五成收购
Celestia BidCo Limited(要约人)是一家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公司,由HoldCo直接全资拥有,并由TopCo间接全资拥有。TopCo则分别由大钲基金资本、淡马锡及淡明资本True Light拥有约52.40%、23.80%及23.80%权益。
据介绍,财团收到公司首席执行官秦兴华及首席运营官金云的不可撤销承诺,以支持提案。要约人一致行动人(包括秦兴华及金云)合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的35.74%。
据悉,提案拟定每股12.18港元的现金选择,按股权价值计算,安能物流估值约为18.4亿美元(143亿港元),为该公司自2021年11月中旬以来从未达到的估值水平。私有化价格较未受干扰日2025年9月3日每股8.20港元的收盘价,溢价达48.54%,该日期为公司股价及交易量出现异常波动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据公开资料,安能物流是中国最大的快运网络之一,主要提供3—300公斤段的大件零担运输服务,根据行业机构的《2025年全网快运10强》,其货量排名第三,仅次于德邦(含京东快运)、顺丰快运。截至2025年6月30日,安能物流在中国各地拥有81家自营分拨中心、超3.8万家货运合作商及货运代理商网点,覆盖中国约99.6%县城和乡镇。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安能物流实现营业收入5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主要因货运总量和总票数的增加,分别达到了682万吨、9067万票,同比分别增长6.2%、25.2%,而同期服务总单价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录得经调整净利润4.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
南都记者留意到,受公司货重结构优化的战略影响,报告期内,安能物流的中高毛利产品迷你小票(70公斤以下)及小票零担(70至300公斤)的货量、总票数均呈现双位数增长,推动了增值服务和派送服务收入的增加,显示出公司通过优化货重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产生收效。但受运输单价压力等因素影响,毛利率、经营利润率、净利润率都出现小幅下降。
行业集中度上升,安能股价持续承压
近年来,中国零担快运市场“小、散、乱”的格局正在改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在行业整体价格竞争压力下,头部企业如顺丰快运、德邦等都通过兼并重组、网络优化扩大优势。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指出,受宏观经济影响,货运需求增长呈放缓趋势,企业利润率普遍承压,独立上市的安能面临盈利增长压力,而与资本实力雄厚的财团结合,可以获得更多“弹药”来应对竞争。安能物流如若被收购,可能是主动融入更大生态、参与行业整合的一步。
“自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面临一系列宏观经济及行业挑战,包括全球疫情、经济下行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尽管公司成功调整了经营策略并实现了行业领先的盈利水平,但在外部环境不利及股票流动性不足的影响下,股价持续承压。股东若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出售大量股份而不承受显著折价实为困难。”安能物流表示,“本提案为股东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公司股票流动性有限、市场风险及不确定性持续的情况下,以可观的溢价变现其在公司的投资。”
安能物流股价自2021年以来持续承压。
对于此次提案与退市带来的影响,安能物流方面称,自2021年以来,公司股价长期承压,成交量低迷,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受到严重限制。然而,公司仍需承担为维持上市地位所产生的行政、合规及其他相关费用,管理层还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履行上市公司义务。鉴于上述情况,并综合考虑相关成本与资源投入,维持上市地位对公司而言收益有限。退市将使公司能够立即节省成本,并将资源重新分配至核心业务,从而提升运营效率,更好地支持公司的长期发展。
此外,私有化还将使安能物流的长期业务决策更加灵活高效。公告称,“由于持续的宏观经济挑战以及零担货运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在未来的运营中面临重大挑战和不确定性。为保持市场竞争力,公司需要推行可能影响短期财务表现的战略举措。在本提案完成后,公司将作为一家非上市实体,不再受到短期资本市场预期、股价波动及信息披露义务的压力,从而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推进其战略重点”。
对于私有化后的员工安排,据安能物流介绍,本提案完成后,要约人计划保留安能的现有业务,强化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积极寻求新的战略与发展机遇,并持续落实公司的长期增长战略。除正常业务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动外,要约人亦计划聘用公司现有员工。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