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全球首位的致盲性眼病,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最为常见。10月28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一场白内障人工晶体科普展在广州海珠广场举行。
“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约80%,”广州普瑞眼科医院院长沙翔垠教授表示,植入人工晶体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
人工晶体又称人工晶状体,经手术植入可代替人眼中混浊的晶体,相当于为眼睛更换了“镜头”。然而,面对功能各异的人工晶体,许多患者常感困惑。本次科普展创新地以“药盒”为载体,直观对比了单焦点、双焦点、三焦点及连续视程等不同类型人工晶体的视觉特性。
据悉,单焦点晶体通常设定为看远清晰,看近时需辅以老花镜,也可根据特定需求(如画家等职业)选择设定为看近清晰。双焦点晶体可实现看远与看近均清晰,但在远、近焦点之间的中距离视物可能存在模糊区域。三焦点晶体旨在实现远、中、近距离的全程清晰视力。连续视程晶体不仅覆盖远、中、近全程视力,且力求在不同距离间实现清晰、平滑的视觉过渡。
沙翔垠院长解释,远距离指3-5米外,如观景、看电视,中距离指50厘米-1米,如家务、下棋,近距离指30-50厘米,如阅读、使用手机。
专家强调,晶体选择需个体化评估,非越贵越好。部分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可能倾向于选择功能更全面的三焦点或连续视程晶体,以期术后完全摆脱眼镜。然而,人工晶体的植入对患者眼部条件有明确要求,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沙翔垠教授指出,例如存在眼部活动性炎症、先天眼球过小、未受控制的青光眼,或伴有严重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脱离、严重视神经萎缩、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情况,可能不适合植入某些类型的人工晶体,或即使植入也无法获得预期视觉效果。“因此,选择何种人工晶体,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的眼部条件、健康状况、用眼习惯及生活需求进行综合评估与建议。”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