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规范了,环境改善了!记者实探广州多个夜市“焕新”

南都N视频APP · 记者帮
原创2025-10-30 22:05
图片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在即,为助推广州城市面貌持续“焕新”,城市内涵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新风开花结果,南方都市报联合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推出《民呼我应·共迎文明十五运》系列报道,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聚焦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推动具有鲜明广州特色的文明治理实践。

民呼

夜间流动摊贩聚集,带来管理难题

近年来,夜晚的广州街头出现了不少流动摊贩的身影,给城市增添烟火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家附近挺多这样的摊贩,方便是挺方便的。”市民袁小姐在广州生活了五六年,目前住在白云区,“但有时候地上的垃圾又有点烦人。”

这样的情况在广州并不少见,也给基层带来了新的管理难题。“这里在改造前,属于典型的流动商贩聚集点。”白云区永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丛云路白云印象直播产业园旁,长期以来,存在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环境卫生状况差、噪音扰民、油烟无序排放等问题。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曾收到周边居民关于交通堵塞、环境卫生差、噪音油烟扰民等多方面的投诉,这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和痛点区域。

而同在白云区,嘉禾街望岗一马路(以下简称“一马路”)也有一样的困扰。“居民投诉内容比较集中,仅2025年10月就收集16件。”嘉禾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一马路是望岗城中村通行106国道的唯一路段,双侧长约1.4公里,毗邻嘉禾金铂广场,每日进出人口约7.5万,密集的人流物流导致沿街占道摆卖近100档,六乱问题始终是困扰嘉禾街社会治理的顽疾。

图片

早前,嘉禾街道内有不少摊贩占道经营。(受访者供图)

我应

盘活闲置地,多措并举打造休闲夜市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路段长期存在的乱象,同时考虑到周边居民和部分年轻群体对夜间消费、休闲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及市民对整洁环境、良好秩序的要求,永平街道与嘉禾街道都采取了疏堵结合的方式,分别策划打造了夜市。

嘉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上述问题,街道制定了《嘉禾街望岗一马路六乱整治工作方案》。该负责人介绍,街道经过多次现场调研、科学选址,决定盘活一马路停车场约6000平方米空地,升级改造为流动商贩疏导点,通过疏堵结合、划区经营的方式打造嘉禾夜市,为游商提供210个固定经营点位,破解摊档主去向难题。

在夜市的管理方面,安排专职人员管理、维护疏导点秩序,严格落实疏导点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常态化安排20名执法队员,在夜间6时至12时定点+机动巡查,一马路乱摆卖现象显著减少,引导周边游商进驻疏导点,有效缓解了因乱摆卖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乱摆卖整治质效显著提升。据介绍,经过10个月综合整治,截至2025年10月,针对该路段的反馈意见数量下降70%,有效解决疏导点场地使用、人员配备、管理复杂等难点、堵点。此外,还制定疏导点管理制度规范,严格约束进驻的流动商贩,要求不得到场外摆卖。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整治机制,一马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市容市貌品质不断提升。

永平街道则引入市场化运营理念,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策划并打造了“白云印象泰有趣夜市”,将该点位从一个无序的管理难点,转型为一个有序、有趣、有温度的夜间经济新亮点和网红打卡点。

“夜市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说服和引导原有流动商贩进入园区内规范经营。”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夜市运营既要确保夜市运营既满足消费需求,也要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还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问题回潮。

为此,街道对商贩耐心沟通,有序引导,并明确准入标准,还优先考虑原有合规、有特色的商贩,提供统一的经营设施、简化办理相关证照的流程、在初期给予一定的租金优惠等入驻便利。在选址和内部布局上也进行了综合考虑,同时明确经营时间、范围和要求,配套建设了垃圾收集、污水排放、消防安保等一系列设施。还建立了由街道办、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交通部门、运营方、流动商贩代表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运营中出现的新问题。

彭小姐是居住在白云印象产业园附近的上班族,10月以来已经连续一周在夜市觅食,“每天都吃不同的档口,每天都有惊喜。”彭小姐说,下班后和朋友一起吃美食、听音乐,很放松。

图片

白云印象泰有趣夜市现场。(受访者供图)

调查

记者探访广州多个路段夜间市容状况

随着夜间市容整治脚步的逐渐深入,那些曾困扰居民的夜间乱象,如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在不少地方都得到有效遏制,但也有部分路段情况还需加强治理。

多个片区环境好转市民点赞

在海珠区星汇海珠湾周边,早前有不少摊贩在夜晚出门摆摊,炒粉、烧烤……各种摊位给附近增添了烟火气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油烟、噪音等问题。近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摊贩已经不见踪影,路面变得很整洁干净,原本长期残留在地面的油渍也被清理干净。“以前这边有很多垃圾,现在环境好了很多,也不吵了。”住在周边的市民黄先生这样说,“最明显的就是没有油烟,空气都好了很多。”

图片

海珠区星汇海珠湾周边环境变好。

曾有市民在社交平台反映称,车陂地铁站及艺苑南路附近路段存在小商贩聚集影响行人通行。10月25日晚间,记者在车陂地铁站D出口看到,周边道路秩序总体良好,行人通行顺畅,并未有摊贩占道经营的情况。随后记者来到艺苑南路,记者注意到道路由北向南方向右侧区域正进行围栏整改施工,但车辆与行人通行同样基本顺畅,也未发现商贩占道的问题。附近市民李女士(化名)表示,通行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总体还是挺好的”。

部分路段情况仍需关注

虽然广州多个片区的流动商贩聚集地,在相关部门的整治下得到极大的改善,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仍有部分片区还存在问题。

如在广州大道南东侧客村立交至敦和路段,有烧烤、炒粉摊位占道经营情况;广州大道南东侧桂田牌坊附近,也有商家将档口、桌椅板凳摆放在道旁,甚至延伸至绿化带;而在菊树夜市,记者看到数十个摊位虽被规划得较为有序,引来不少市民光顾,但夜市外的路边仍有摊贩占道经营,地面上也有果皮油渍,对环境卫生造成影响。

治理

情况反馈后,已有路段进行了整治

记者将情况反馈至相关部门,10月25日,江海街道办事处回应南都称,客村立交至敦和路段位于城中村密集区域,人口流动性大,管理面临多重挑战。既有民生需求与市容秩序平衡的难题,加上占道经营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治理成果难以巩固。对此,街道建立常态化巡查整治机制,实施分类分时段引导管理,并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完善执法处罚机制。

下一步,街道将划定夜间限时经营区。明确经营时间、范围和卫生要求,既满足夜间下班人群的消费需求,又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同时,推行社区共建共治机制,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我们将为合规经营的摊贩提供基本卫生设施和垃圾处理服务,解决垃圾乱扔、污水横流问题。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操作培训,提升整体经营水平。”

10月26日,南都记者回访发现,有城市管理人员对广州大道南东侧客村立交至敦和路段进行路面清理,烧腊店外摆现象明显减少。

而对于菊树夜市周边的情况,属地中南街道办事处回应称,近年来,街道下大力气对菊树地铁周边秩序进行了整治,在地铁站周边划定电动车停车位、设置围栏,每日组织执法队员进行巡查,纠治电动车乱停放、商贩占道经营等行为,菊树地铁站周边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由于流动商贩的机动性较强,采取打游击的方式规避巡查,目前治理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街道将联合联社、公安等部门单位,对上下班高峰时段进行整治,规范经营行为、保障交通畅通,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统筹:周昌和 李欣 冯芸清

统筹记者:廖艳萍 

统筹编辑:董晓妍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廖艳萍 王美苏 陈卓睿 实习生罗元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黄晓彦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