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卢婉珊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新建湛江至海口铁路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的公示》(以下简称《报告》),预示着湛海高铁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即将进入批复阶段,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离可研和初设批复又推进了一大步。
湛海高铁项目是全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之包(银)海通道的组成部分,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补全国家高铁网络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南北沿海大动脉的南端终点,提升国家铁路网的整体性和通达性。
此外,湛江作为南海舰队驻地和面向南海的重要门户,湛海高铁的开通将使琼州海峡两岸的时空距离极大缩短,有望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或“一小时生活圈”,这将催生一个以湛江、海口为核心,辐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的“琼州海峡经济带”,促进两地在旅游、现代农业、海洋经济、商贸物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一体化发展。
《报告》内容透露,湛海高铁项目北端连接合湛客专、茂湛铁路,广湛客专及张(家界)海(口)客专,南端以铁路轮渡通过琼州海峡与海南环岛高铁和海南西环铁路货线相连,项目建成后将与既有粤海铁路、沿线公路共同构成雷州半岛及进出海南岛综合运输通道。
整个湛海高铁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分别为湛江枢纽相关工程、湛江至海口正线、轮渡部分、海南岛内海关查验设施设备和海南岛内动车设施工程。项目整体建设工期为4年。项目在城月河及琼州海峡周边海域涉及用海,具体涉海工程有城月河特大桥、北港特大桥、北港港口工程、南港港口工程及海底光缆工程5部分,项目建设单位为海南铁路有限公司。
关于整体线路方面,《报告》显示,项目建设位于我国大陆南端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高铁线路自广湛客专湛江北站引出,沿既有粤海铁路东侧行至雷州并在雷州市规划区南郡村附近设雷州北站,出站后上跨雷州青年运河、国道G207及既有线,在既有线西侧跨过南渡河。继续沿既有铁路西侧南行,于粤海铁路既有龙门站南侧设龙门高铁站,出站后继续南行,在粤海铁路既有徐闻站西侧预留徐闻北站,出徐闻北站向南跨过沈海高速公路引入徐闻南站(即北港轮渡),最后通过轮渡穿过琼州海峡到达海口北站(即南港轮渡)。
其中,陆上部分新建正线长度128.852km,新建雷州北站、龙门西站、徐闻北站3座车站,线路所1座,徐闻存车场1座,正线桥梁28座,全长 95.114km,无隧道,全线桥比为73.82%;琼州海峡段高铁过海采用轮渡方案,轮渡部分新建徐闻南站和海口北站及相关港口工程;海南岛内改扩建三亚动车运用所。
北港港口工程的高铁轮渡泊位布置在既有粤海铁路北港港池内,距既有北港普铁泊位约260m 处的岸线,总长620m,共布置6个高铁泊位。南港港口工程利用粤海铁路南港南侧距既有普铁泊位约470m处的岸线,总长1150m,共布置6个高铁泊位和2个检修泊位。
项目建成后,湛江至徐闻通行时间将从2小时左右缩短至半小时内,湛江至海口通行时间将从3-4小时缩短至2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