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品”到“药品”,从“首展”到“首用”,吉利德科学借进博会“黄金跑道”持续跑出“中国速度”。2025年11月5日,企业将以500平方米展台四度赴约,把刚刚获得美国FDA批准的Lenacapavir(来那帕韦)亚洲首展搬上国家会展中心,并同步亮出罕见病新药Seladelpar与13款已上市创新药,用“全球同步研发—乐城同步落地—进博同步展示”的闭环,重申中国在其全球版图的核心战略地位。
美国获批的防HIV药物亚洲首秀,乐城抢先落地
去年进博会期间,Lenacapavir用于暴露前预防的三期数据在进博首揭面纱;一年之后,这款被《科学》杂志评为“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的仅需一年给药两次的长效衣壳抑制剂已拿到FDA通行证。
2025年6月获批仅8个工作日,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即同步签发临床急需使用批件,让“全球同款”第一时间与中国需求对接。11月展台现场,吉利德将首次在亚洲公开展示这一全新的HIV预防方案,并同步披露其在全球同步研发框架下中国参与项目的最新进展——10项肿瘤、6项非肿瘤研究中,90%的肿瘤项目已实现与全球“零时差”开发。
罕见病新药北京先行,13款成熟产品集体返场
同样延续“进博首秀—政策首用”节奏的,还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新药Seladelpar。今年8月,该药借北京天竺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临床急需临时进口”通道快速落地,成为首个在改善生化指标同时可缓解瘙痒的PBC靶向治疗选择。加上Lenacapavir,两款“进博宝宝”已分别在海南、北京完成身份转换。
展台另一侧,吉利德把在中国已获批的13款创新药全部请回:抗真菌“老将”安必速®迎来全球临床应用35周年,乳腺癌ADC药物拓达维®、HIV长效方案萨兰卡®以及丙通沙®、韦立得®、必妥维®等肝炎、HIV核心产品悉数亮相,组成“已上市+在研+政策先行”三梯队,直观呈现“展品—商品—生态”的递进路径。
三年落地二十余项合作,患者可及“朋友圈”再扩容
连续参展三年,吉利德在进博现场累计签约超20个项目,把“以患者为中心”写进落地清单:与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合作的“既往报告丙肝病例随访管理”项目,已在全国25省97个地市梳理近34万例历史报告,免费核酸检测9万余例,成功动员2.44万例现症感染者接受治疗;一期协议期满后,双方于今年4月再签三年二期协议。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携手推动的“HIV快速启动治疗”及“耐药精准防治”项目,已在多个省份培训一线医生,助力国家实现“三个95%”目标。肿瘤领域,企业先后设立“希思科—吉利德肿瘤研究基金”、与中国癌症基金会合作乳腺癌优化诊疗路径,从科研转化、不良反应监测到用药可及全链路切入。
2025年的吉利德展台,十余场围绕丙肝清零、HIV防控、真菌感染诊疗的签约与科普活动已排定日程,吉利德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表示:“进博开放效应让我们把‘中国速度’变成‘患者温度’,下一步将与‘十五五’新征程同频,把更多全球创新变成中国处方。”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