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住”到“住得好”:深铁“好设计”如何适配每个家庭?

南都N视频APP · 大钱进
原创2025-11-06 22:14

对许多家庭而言,往往能清晰界定“不想要”的居住形态,却难以描绘“理想之家”的具象轮廓。尤其是,当家庭结构随时间动态演变,从二人世界的浪漫到三代同堂的温馨,不同年龄层的需求差异更让空间需求难以统一。

从居住者的真实痛点出发,深铁置业打造“六好+六化”的“好房子”体系里,“好设计×设计人性化”成为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从能适配家庭成长的灵活空间,到比国家标准多一分的舒适细节,再到串联生活场景的社区动线,深铁用设计把“住得方便”“住得舒服”“住得有归属感”,变成了业主每天都能触摸到的日常。

图片
图片

(邱慧康做客深铁直播间)


这些藏在户型、园林、归家路上的设计巧思,究竟是如何让“房子”变成“有温度的家”?立方设计创始人、执行董事;库博设计创始合伙人、首席建筑师邱慧康近日做客深铁直播间,以深铁前海时代尊府、珑境等项目为样本,从“厘米制造”工艺到“立体园林”沉浸体验,系统揭秘深铁“好设计”背后的人居革新逻辑。

关注全生命周期:不拼面积,只拼“需求适配”

人人都在说“好房子”,可它到底是什么?在邱慧康看来,好房子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堆砌,更应关注居住者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连接。它需要回应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变化,融合性能提升与场景营造,让房子真正成为“可生长”的家。

图片

在前海时代尊府,这种“可生长”的理念,被落到了空间的可变性与全生命周期适配里。项目采用“结构和内装分离”设计,实现从新婚二人世界、育儿期家庭到老年生活,不同阶段的使用需求都能满足,极大程度实现“一宅伴一生”。

图片

(深铁前海时代尊府创意样板间效果图)

在具体户型打造上,项目推出建面约189-250平米纯居大户型,其内部实现清晰动静分区,且主卧做到户户南北通透,让每一处生活空间都兼具舒适感与惬意氛围;在居住场景的营造上,户型拥有270度景观面,既能保证充足采光与通风,又能让居者远眺桂湾公园美景,实现朝向优势与景观视野的双重结合,让“好房子”的体验延伸至每一处视野所及。

而在对“好房子”的探索中,深铁将理念延伸到了更核心的舒居体验层面。深铁珑境便以此为核心,打造了刚需刚改群体的理想栖居地:项目自带大尺度园林、河道公园,更配齐了泳池、专属儿童幼儿区、环形慢跑道、全功能架空层等休闲设施,还规划了幼儿园与学校,从日常休闲到子女教育,一站式满足家庭全周期需求。在此基础上,深铁珑境推出建面约85-111㎡的3-4房户型,精准契合刚需、刚改用户的居住尺度需求,邱慧康由此提出的“国民好房”概念也有了落点:不仅是户型的适配,更是舒居配套的兑现,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拥有有品质、有温度的理想生活。

图片

(深铁珑境实景图)

主动升级超越想象,彰显国企担当

在国家层面,2025年5月1日实施的新版《住宅设计规范》为“好房子”划定了明确标准,但深铁置业并未止步于“达标”的底线,用更细致的考量回应人们对人居品质的深层需求。

层高是影响居住空间感最直接的要素。新规范要求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深铁在前海时代尊府建面约215㎡、255㎡、295㎡的产品中将层高提升至约3.25米,更开阔的空间不仅提升居住压抑感,还为管道安装、家具摆放预留更多余地。

图片

(深铁前海时代尊府石材实拍)

而在深铁公明项目里,针对老年等群体的居住需求,设计团队还做了更细致的适老尝试。部分户型可通过空间调整,将多个小洗手间合并为能容纳轮椅回转的大洗手间,同时保留年轻人所需的独立卫浴功能;且设计预留改造条件,无需大规模拆改即可适配老人使用习惯,避免“一刀切”的适老设计浪费。

就连小区里的绿地,深铁的设计也没停留在“达标”。在深铁珑境等项目中,通过“台地式景观+架空层花园+下沉庭院”的组合设计,不仅满足绿地率要求,更打造出“可游可感”的立体园林,让绿地成为社区互动的重要空间;在深铁前海时代尊府,通过一园六境的设计,打造一个多层次的社区景观空间,舒适隐奢的豪宅生活环境,构建一个“出则繁华,入则宁静”自然轻松的生活方式。

内外融合:室内舒适与室外体验的“完整闭环”

提到设计,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室内,但深铁“好设计”的理念下,“好房子”并非局限于室内空间,而是室内功能与室外场景的有效衔接,尤其在园林设计与归家动线中,处处体现“便民”与“体验感”。

面对深铁珑境项目的地形高差难题,设计团队用缓坡步道、观景平台与垂直电梯的组合,将12-14米的高差转化为“登山归家”的沉浸式体验;同时借高差优势为地下车库打造自然采光井,打破传统车库阴暗压抑的刻板印象,真正实现功能实用与美学表达的统一。

图片

(深铁珑境实景图)

作为轨道物业开发者,深铁在TOD项目衔接设计中,拒绝“单纯通道式”连接,而是将归家路径与生活需求结合。“我们希望把从住宅到地铁的过程,变成高质量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去地铁站的过程穿过花境,上班顺便买营养早餐,出门订的咖啡到门口刚好做好,这个过程也是生活的线索和内容。”邱慧康提到,这样的“生活化归家动线”,已在深铁多个在建项目中落地搭建。


推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