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龙岗这所小学用创意把阅读玩出了花样

南都N视频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5-11-07 22:27

继诗意启幕、趣味游园和Cosplay秀的跨时空奇遇后,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康桥外国语小学首届书香节“创享・特色展示”活动在午后暖阳中登场。手绘书签、自制绘本、思维导图、朗读者音频、致书中人物的信……孩子们不再是“被动读书记”,而是化身“阅读创意家”,把书本里的知识变成可触、可听、可赏的作品,让书香以最鲜活的模样漫遍校园。

图片

校园变身“阅读创意工坊”

第六节课铃声响起,校园瞬间切换为“开放型阅读成果展厅”。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单向阅读,这次活动的核心是“让阅读有输出”——鼓励孩子们把“读进去”的故事、知识,通过画笔、声音、文字等方式“转出来”,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造”。

“我们想打破‘阅读=翻书’的刻板印象,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秀’出阅读收获。”活动负责人介绍,展示环节特意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低年级侧重“动手表达”,高年级侧重“深度思考”,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在创作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漫步展区,随处可见孩子们兴奋的笑脸:有的举着自己做的书签向同学介绍,有的围着音频播放区静静听伙伴的朗读,有的在思维导图前讨论书中情节——整个校园都成了“阅读创意的秀场”。

各年级创意展

一年级:手绘书签,开启阅读小窗口

“我的小书签”展区满是童真。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在卡片上勾勒出《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小熊温尼》里的维尼熊,还有自己编的“读书小口号”。一枚枚书签虽线条简单,却藏着对阅读的最初理解——“这是我读《小兔子的故事》画的,夹在书里,下次翻书就知道看到哪啦!”一年级小朋友举着书签,自豪地分享。

二年级:自制绘本,当回“小作者”

“我的第一本小书”展区里,孩子们捧着自己装订、绘制的绘本,眼中闪着创造的光。从“小猫钓鱼”的故事构思,到每一页的色彩搭配,再到最后亲手穿线装订,全程都是孩子们自主完成。“我画的是《秋天的魔法》,讲小松鼠找松果的故事,画了整整5天!”二年级学生捧着绘本,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处女作”,满是当“小作者”的喜悦。

图片

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文并茂话收获

“读书手抄报”精品展上,一张张作品整齐陈列。孩子们用文字记录《夏洛的网》《绿野仙踪》的阅读感悟,用图画再现故事里的经典场景——有的画夏洛织网的画面,有的用彩笔写“友谊最珍贵”的心得。这些手抄报不只是阅读笔记,更是审美、排版能力的综合展示,让“读”的收获变得直观又生动。

图片

四年级:朗读者音频,让文字“会说话”

“我是小小朗读者”音频展区前,围满了驻足聆听的师生。校园广播里传来孩子们清澈的声音:有的读《秋天的雨》,声调里满是对季节的喜爱;有的读《少年中国说》,字里行间透着少年意气。“我练了好多遍,就是想让大家听到文字里的感情。”四年级学生说,为了录好这段音频,他特意对着镜子调整语气,让经典篇目在演绎中焕发了新活力。

五年级:思维导图,把厚书“读薄”

“好书思维导图”展区里,一张张导图逻辑清晰。孩子们把《草房子》《昆虫记》等书的内容,梳理成“人物关系图”“故事脉络图”“知识要点图”——有的用不同颜色标注角色性格,有的用箭头串联情节发展。这种视觉化的阅读笔记,不仅让“厚书变薄”,更教会大家“怎么把书读透”,打开了思维的新窗口。

六年级:致书中人信,跨时空“深对话”

“写给书中人物的一封信”征文展前,最是让人动容。孩子们以书信为桥,和孙悟空、林黛玉、赫敏等角色“对话”:“孙悟空,你三打白骨精时那么勇敢,我遇到困难也要向你学习”“赫敏,你爱读书又聪明,我也要像你一样在书里找答案”。字里行间满是真情,有的孩子为了写准细节,还特意把书再读了一遍:“为了给赫敏写信,我发现以前没注意到她帮哈利做的很多小事,现在更懂她了。”

创意阅读的“深层魔力”

“这场展示不只是‘晒作品’,更是让阅读‘活’起来的关键。”语文教研组长说,当孩子需要把阅读内容转化为书签、绘本、书信时,他们会主动琢磨细节、思考内涵,这种“输出式阅读”比单纯翻书更有深度。

活动还藏着“跨学科”的巧思:一年级书签融合美术与阅读,五年级思维导图结合逻辑思维与文学理解,六年级书信整合情感表达与文学鉴赏,让阅读不再局限于语文课堂。更难得的是,展区成了“阅读交流站”——二年级孩子看到三年级《夏洛的网》手抄报,立刻想借这本书;五年级学生在思维导图前讨论《昆虫记》,又勾起了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如今,这些创意作品被汇编成《康外书香节阅读创意成果集》,将在校园图书馆永久收藏。而学校也计划把这种“创意阅读”延续下去,后续还将策划校园诗歌节、课本剧展演,让阅读的花样越玩越多,让书香始终萦绕校园。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童 通讯员 陈佳宜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