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开幕式以“圆梦未来”为主题,通过“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个篇章,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精神、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精彩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生动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壮丽画卷与蓬勃气象。
历经四百多个日夜,这支由全国顶尖艺术家、文化学者和专家团队组成的主创团队,如何为大众呈现这令人震撼的开幕之夜?开幕式后,十五运会组委会举行了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开幕式创意亮点及相关组织情况。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三大篇章诠释“同心共圆中国梦”
“过去一年多来,导演组召开了数百场策划会议,前后调整优化了数十版创意方案和演出方案,希望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创新的蓬勃活力。”发布会上,十五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郎昆指出。
据介绍,开幕式严格遵循“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整体构思以“同心圆”为核,浓缩岭南精气神。在75分钟内,通过“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大篇章层层递进,讲述粤港澳大湾区从千年历史走向未来发展的壮阔历程。
第一篇章《同根同源》,以舞蹈语言溯源城市根脉。开篇由具身智能机器人敲响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勾鑃,科技与古韵交织,开启千年商都的时空叙事。演绎广州从古代海丝枢纽到近代革命前沿,再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奋进历程。
第二篇章《同心同缘》,以岭南非遗的现代化表达焕发文化新生。在《沧海一声笑》的经典旋律中,咏春与南拳方阵展现刚柔并济的武术之美;粤港澳三地粤剧名家以创新“粤歌”形式融合传统与现代;南狮腾跃、英歌铿锵、龙舟竞渡,共同绘就一幅充满文化自信的岭南画卷。
开幕式中处处可见岭南文化元素。
第三篇章《同梦同圆》,以“百花绽放”为视觉核心,寓意体育繁荣与湾区共进。交响乐、“岭南春早”与动感节拍交融,展现体育之美。在新创歌曲《龙腾伶仃洋》与经典曲目《海阔天空》《中国人》的串烧演唱中,唱响了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舞台也以“同心圆”为核心视觉符号,既象征三地地理相连,也寓意文化同源、使命共担,传递“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紧扣粤港澳三地联办这一鲜明特点,开幕式从导演团队、演职人员、现场观演人员再到包括粤港澳三地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处处可见三地精诚合作、心手相连的动人场景,让粤港澳的情更真、心越近。
在体育与文化上做“加法”
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彭高峰用三个短句,解读了开幕式精彩背后的故事。
一是简约而不简单。开幕式总时长75分钟,其中体育仪式部分54分钟,全国38个代表团共1920名运动健儿在水舞台之畔秀出风采,粤港澳代表团携手进场别具匠心;展演部分以《圆梦未来》为主题,将家国情怀、湾区魅力、体育与科技等主题浓缩成21分钟表演。
“我们在时长和人数上做减法,在体育与文化上做加法。”彭高峰指出,开幕式的精彩呈现源于组委会对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意反复打磨:开幕式演员从粤港澳大湾区8个院团协会、11所高校、1所少儿机构选拔,粤港澳三地共同当好东道主。同时邀请了约9.5万社会各界人士观摩彩排,针对节目编排、远端集结、临场安检、交通流线、医疗保障、安全保障等30个中心87个保障小组进行多轮实战演练,复盘打磨精益求精。
二是细微处见真情。开幕式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广州赛区其它30个比赛场馆一样,均由老场馆改造而来,这里曾见证九运会、亚运会的辉煌。本次以微改造留住“老记忆”,续写“新精彩”:借鉴国际赛会场馆改造经验,强化赛事氛围营造,整体提升美学色彩,场馆顶部飘带宛若星河,红、紫、绿三色座椅巧妙布局。开幕式首次采用“市电与储能”主供的高可靠性保供电新模式。二层平台新设一条开放式800米塑胶风雨健身跑道,打开界面,让体育场馆全面融入城市,打造“老场馆、新场景、赛场景”的城市体育公园。
三是书写湾区礼赞。开幕式以“向海图强”为叙事主线,将湾区深厚的海洋基因,融入开幕式的视觉艺术与仪式之中。在艺术呈现上实现了多项突破:创作《天海一心》《龙腾伶仃洋》等主题乐章,歌颂三地同心、海天交融;借助环形水幕舞台等前沿舞美技术,在体育场内“造出一片海”,打造出沉浸式的海洋盛境;舞蹈编排以“同心圆”结构为基底,融合岭南舞蹈中“水”的灵动意象,由空灵到饱满,生动诠释了粤港澳大湾区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文化根脉与发展历程。
有机串联从火种采集到圣火点燃
点火仪式的场景设计别具匠心。彭高峰介绍,开幕式的海洋元素如一条蔚蓝主线,有机串联起从火种采集到圣火点燃的全过程。
循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足迹,在深海完成“引天之光,燃海之火”的壮举;通过“星火筑梦”火种灯与“鼎盛同心”火种盒,将取自南海清洁能源可燃冰的“源火”醇化为体育圣火;以融合海浪、中华白海豚与火焰意象的“海焰之灵”火炬传递标志,历经港澳广深四城传递,最终在当晚由粤港澳三地运动员代表共同点燃象征“同心共圆,中华梦圆”的超低碳主火炬——“天海之冠”。
郎昆进一步介绍,主火炬装置“天海之冠”以“天地人和、同心同向、鼎立中华”为设计理念,圆环造型象征“同心共圆”的时代愿景。火炬传递由粤港澳三地15名优秀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分7棒完成,最终由粤港澳三地优秀运动员共同点燃圣火,彰显“绿色低碳、科技全运”的办赛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这束从南海1522米深处采集的科技之火、绿色环保之火,在三地的协同守护下进一步转化为体育之火、艺术之火,并在开幕式上升华为赓续中华文明,象征大湾区蓬勃向上的未来之火。它以一种磅礴而温暖的力量,为十五运会彰显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的理念,作出了精彩和美好的诠释。
主火炬点燃瞬间。
点火仪式结束,全场在主题曲《天海一心》的旋律中圆满落幕,唱响三地同心、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莫郅骅 李竹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