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五届中德中医药大会在广州举行。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现场透露,未来中德两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将重点聚焦深化专家交流、共建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青年人才三大方向,以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与科学发展。
中德合作聚焦三大重点
“整合医学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和健康保健等方面。”德国医院联盟(DKG)董事会主席格拉尔德·加斯介绍,联合会成员单位已超过1700家,自2021年起已成为中德中医药大会的合作伙伴。
“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医药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理念以及在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正在为全球健康贡献着‘中国智慧’。”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说。
他介绍,未来,中德将在中医药领域重点做三件事:一是加强专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关键议题包括中医药临床研究、循证证据、药物研发等;二是共同建立科研项目,研究如何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三是联合培养年轻医生,培养兼具跨文化视野与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探索中医药“出海”
在全球医疗需求日益多元的背景下,中医药“出海”不仅能为世界各国提供补充性医疗方案,助力攻克疑难病症,更能作为文化使者,深化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东西方健康理念交融,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为此,本次大会设置“中德中医卫生事业发展及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医在欧洲路径探讨”两大论坛,围绕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循证证据、药物研发、政策管理等关键议题,展开高水平的主旨演讲和讨论。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介绍了医院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的努力。她特别提到,2024年9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德国卫生部签署的合作行动计划框架下,广东省中医院作为全球首家受邀的中医机构,与德方开展了深度交流。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刘涛表示,德国现代医学高度发达,并对传统医学、自然疗法持开放态度且拥有完善管理体系,期待与会专家探索中医药国际合作的创新模式,为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健康挑战贡献更多“中德智慧”和“中西医结合方案”。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丽云 实习生 吴硕彦
通讯员 陈佳佳 查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