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专科护士廿载协作,《护理诊断术语集》首发标注新高度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11-10 14:27

20年前,在时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与彭刚艺的倡议下,在香港护理前辈蔡永平、姚瑞棠支持下,香港理工大学黄金月教授与南方医科大学李亚洁教授携粤港10多位护理专家,为广东培养了首批37名专科护士,开启了高级护理实践的航程。二十年协作不仅输出了人才,更构建了可复制的培养范式,目前广东多家医院已出现“100—300人/院级单位”的专科护士规模。

图片


2025年11月8日,第十六届高级护理实践大会暨第八届粤港澳专科护士大会于广州越秀区中国大酒店丽晶殿举行。这场以“主会场+21个分会场”架构覆盖护理全领域的大会,将《护理诊断术语集》重磅发布、粤港澳专科护士培养20周年协作成果与广东高级护理实践多维度突破聚合成三大核心叙事,系统展示了我国护理学科在标准化建设、区域协同与数字创新交汇点的标志性进展。

十年研究填补空白

《护理诊断术语集》重塑临床精准实践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诊断术语集》在大会现场正式发布,主编彭刚艺教授携编审团队共同拉开展示幕布。这部著作填补了国内护理诊断术语标准化领域的空白,其背后凝结着研究团队十余年的心血——6553份健康数据样本与53055个护理诊断描述性语言的提炼,构成了术语集的实证底座。

图片


彭刚艺强调,术语集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承载的科学性、临床实用性、前瞻性与创造性,以及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的结合。“我们要的不是书,我们要的是中国护理的发展。”她指出,术语集基于五个维度高级健康评估体系构建,涵盖病症反应、健康状况变化、生理功能变化、自理能力变化与风险并发症预测五大分类,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统一标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夏振兰主任通过临床案例印证了术语集的实践效能。她提醒,高质量护理诊断需具备护理感、护理责任感与护理敏感度三要素,即聚焦护理专业可实践的范畴、源于责任护士的床旁判断、且能通过护理行为改善患者结局。

五端共管平台破解照护难题

今年4月,广东省发布《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由护士和医疗护理员提供生活护理(清洁、饮食、排泄、睡眠、移动)、心理支持、康复训练,患者家属无需全程陪护的试点工作。这对现代护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院长于广军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陈喻萍共同解读了《“五端共管”免陪照护数智化管理平台功能规范团标》的落地路径。该平台通过患者端、家属端、护理员端、护士端与管理端的协同,实现沟通顺畅、服务及时、管理高效。

图片


在深圳龙岗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试点中,五端共管模式使呼叫响应时间从3分钟缩短至10秒,患者接受免陪照护率从不足20%跃升至60%以上,近期达70%—80%。平台整合生命体征监测、毫米波雷达防跌倒、巡护机器人等智能措施,将照顾计划实时下发至护理员PDA终端,护理员通过NFC卡刷平板自动记录任务,免除纸质文书负担。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