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能“拍视频”的磁共振,20分钟可完成肿瘤分期检查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11-14 21:50

全球首款“摄像”磁共振、海水“变”出生物塑料、快速修复老旧影片的大模型、动态脑机接口电极……在11月14日至16日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携125项创新成果亮相,一个个前沿科技成果的信息制成卡片,整齐陈列在深圳先进院“成果超市”展架上。

图片

“深圳先进院从2006年建院起已连续20次参展高交会。今年,深圳先进院打造的‘成果超市’首次亮相高交会,125个项目以‘上货架’的形式集中呈现,旨在打通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深圳先进院院长刘陈立表示。“成果超市”自今年2月份启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被成功复制到珠海、江门等地,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带来新动能。

在“成果超市”里,每一个科研成果都配有一张专属卡片,观展人员通过感应装置扫描卡片,就能“一站式”了解技术亮点、应用场景、产业化进展、对接人信息等,实现“科技看得见、成果可触摸、合作有路径”。

图片

例如,面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深圳先进院副院长梁栋研究员等与联影医疗共同首创的LIVE lmaging技术,其核心落地成果便是世界首台“摄像”磁共振uMRUltra,目前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同时已获美国FDA及欧洲CE认证,三证齐全,全球同步上市。

与传统磁共振相比,该设备可持续捕捉解剖结构和功能组织活动的高清动态影像,对于人体运动部位的观察、诊断和研究具有重大价值。22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试验显示,原发肿瘤分期准确率达81%(此前准确率为71%),患者检查时间由50分钟缩短至20分钟。这项独创技术成功推动磁共振从“静态拍照”迈向“动态摄像”的重大技术跨越,引领磁共振成像领域进入自主智能的全新时代。

面向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深圳先进院董超研究员团队不仅展示了可1.7秒实现高清大片修复的“HYPIR图像修复大模型”,更联合明犀AI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发布“HYPVR视频修复增强大模型”。目前相关技术已实现产业转化。

图片

面向脑机接口产业,由深圳先进院刘志远研究员、徐天添研究员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新一代脑机接口“动态电极”,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NeuroWorm(神经蠕虫)。该电极为脑科学研究、神经调控、脑机接口及人机协同等领域带来更灵活、更微创、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面向生物制造产业,深圳先进院高翔副研究员团队与合作者首次构建并验证了“人工海洋碳循环系统”,可直接从天然海水中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还原为液体中间产物——甲酸,进一步将甲酸转化为生物塑料单体——琥珀酸、乳酸,进而合成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塑料聚乳酸,并制备出示范吸管产品,实现了“从海水到化学品”的完整技术链,真正打通了“捕碳—转化—造物”全过程。

经过多年发展,深圳先进院围绕“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一体设计、一体推进的有效路径,已累计与企业成立265个创新联合体团队,与超过50家央国企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横向项目金额达21亿元,带动产值超百亿,成为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力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伍曼娜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霍健斌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