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珠海艺术节落幕:“文化走亲”推动湾区人文共生共荣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5-11-17 21:17

当最后一缕乐声在珠海大剧院褪去,当话剧《开路》的幕布在“容闳”的铿锵誓言中徐徐落下,为期一个月的第五届珠海艺术节圆满收官。

金秋,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珠海传媒集团、珠海演艺集团承办的第五届珠海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 市民的节日”为主题,以文艺精品、深邃内涵与创新形式,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在南海之畔奏响了一曲艺术与城市同频共振的华彩乐章。

图片

多元交融 绘就“美美与共”艺术长卷

作为一座青春活力、开放包容的滨海城市,珠海艺术节的舞台自然也呈现出海纳百川、多元交融的鲜明特质。本届艺术节以舞台艺术为核心,精心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展演、主题艺术展览、珠港澳文艺展演、“艺术偶遇”惠民展演、经典电影展映、“对话艺术”文艺沙龙六大核心板块,联动多种艺术形态,让国内外优质文化资源与本土文艺力量交相辉映,着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以“价值引领”“品质至上”“精神共富”多轮驱动,共筑一座可感可及的人文之城。

舞台之上,名家名团荟萃一堂。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话剧《大宅门》再现时代变迁;巴黎歌剧院室内乐团带来原汁原味的法式浪漫《卡门》;德云社相声、开心麻花喜剧送来阵阵欢笑;粤剧《帝女花·一念》、舞剧《牡丹亭》《垂虹别意·唐寅》等作品则致力于传统美学的当代表达,赋予经典以新生命。

精品展览与时代影像之间,文化深度得以拓展。“鲍俊杯”书法展延续文人风骨,“山海情深·翰墨飘香”联展勾勒东西协作温情,“探秘万山群岛”摄影展讲述海洋秘语。特别引入的俄罗斯电影展与“星空影院”户外放映,则为城市增添了多元的光影注脚。“对话艺术”文艺沙龙则邀请文化名家,在石溪·亦兰亭公园的松风雅集之间,与观众分享创作心得,启迪人文思考,让人们从“观演”到“思辨”,共同构建起既有大众参与热度、又不乏专业思考深度的城市文化生态格局。

图片

以城为幕 唤醒深植沃土的文化根脉

本届艺术节最富城市精神寻根意义的篇章,莫过于“近现代珠海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剧目的集中上演。它打破了传统剧场舞台的物理边界,创造性地将演出空间延伸至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古老祠堂、先驱故居、纪念馆舍,这种场景真实与艺术表达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极具感染力和沉浸式的历史对话场域。

在北山村杨氏大宗祠,实景沉浸式话剧《杨匏安》,观众坐在他少年时读书的院落,仰望同一片星空,聆听革命低潮时期他与母亲在青砖黛瓦间的诀别对话。“十年革命路,一夕化烟云……心甘情愿地跟他们一起死在红花岗上。”演员深情的演绎,使历史书本上的名字变得有血有肉、可感可触。观众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情感的共情者与记忆的参与者。观众李老师动情地说:“故事就在此地真实地发生过,祠堂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这种体验是任何常规剧场都无法替代的。”

在淇澳岛的苏兆征纪念馆内,海浪声、轮船汽笛与工人号子声此起彼伏,中国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的壮阔人生在他曾生活奋斗过的地方铺陈开来。饰演苏兆征的演员王克坦言:“在苏兆征生活过的地方演出,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增强了使命感、信念感。演出升华为一场与先辈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和信念传承。”

从杨匏安的凛然正气、苏兆征的工运呐喊,到唐涤生对艺术理想的纯粹坚守,再到《开路》里容闳的开拓精神,这一系列剧目将散落在珠海历史中的闪光片段精心串联,珠海的文化底蕴并非尘封的往事,而是蕴含着强大精神力量的“活态”遗产,滋养着今天的城市品格,引领着人们在回望来路中,更坚定地奔赴前程。

交流互鉴 推动湾区人文共生共荣

剧目互引互荐、创作理念共融、文化价值共塑……依托“文化走亲”,港澳艺术团体频频亮相,珠海借艺术之力,有效串联起珠港澳三地文化资源,持续构筑协同发展的文化舞台,积极推动湾区文化生态共生共荣。

今年艺术节期间,大型原创魔术晚会《澳妙之旅》澳门翁氏魔术成员与现场观众热情互动,以奇幻手法展现艺术想象力;2025珠港澳合唱音乐会和鸣声浪汇聚三地情感,以音符架设起心灵相通的桥梁;广东省“湾区有戏”暨深珠港澳四地粤剧粤曲交流展演,则让这一古老剧种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新声,于薪火相传中筑牢岭南文化共同根基。2025年第十七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巨献——沈靖韬独奏音乐会标志着珠海不仅致力于传承地方精粹,更以全球视野对话国际顶尖艺术。

这些形式各异、层次丰富的演出,共同构筑了一个多元、立体、活跃的湾区文化生态,生动诠释了活力迸发、气象万千的湾区气象,为“人文湾区”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艺术动能。

破圈融合 公共美育构建城市艺术生态

珠海艺术节,让艺术并未被囿于剧院之内,而是以一种亲切、灵动的方式融入城市的呼吸与脉搏。“艺术偶遇”乐见未来系列音乐会,让音乐从浪漫惬意的城市阳台到开阔宜人的香山湖公园,从繁华时尚的华发商都到活力四射的万象汇,音乐会的舞台搭建在珠海最具生机与烟火气的公共空间,一系列经过精心编排的曲目,让高雅音乐与市民的日常生活不期而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城市风景画。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艺术节‘破圈’,走出剧院、融入城市,服务更广大的市民群众。”珠海艺术节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艺术偶遇’打破了传统剧场观演的边界,让艺术像氧气一样自然地存在于市民生活的各个场景中。”这种理念也得到了珠海市民的热情回应。在海天公园游玩的陈女士欣喜地表示:“这种形式太好了,让艺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给孩子最好的美育课。”从广州来的游客张先生也感慨:“珠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浓厚,这比任何景点都让我印象深刻。”惠民票价、公益演出、露天放映、艺术沙龙等多种形式,无不体现着艺术节高雅艺术零距离、品质剧目零门槛的惠民宗旨。艺术节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悄然提升着整座城市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气质。

第五届珠海艺术节虽已落幕,但它所激荡起的涟漪远未平息。艺术节不仅是一场场高密度、高水准的文艺展演,也是一次城市文化彰显和精神寻根之旅。它通过沉浸式演出,让历史“活”起来,强化了城市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通过公共空间的融合,让艺术“走”出去,构建了惠民共享的城市美育新生态;通过多元文化的交流对话,让视野“开”起来,彰显了珠海多元包容的城市魅力。

当艺术的种子播撒,珠海这座青春之城正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蓬勃的文化活力,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为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