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软信营收剑指两百亿,工信部四大院所护航有何深意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11-19 23:29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南沙的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 23.2%,延续了自年初以来的稳步增长态势。自2020年以来,南沙规上互联网软信企业从43家增至125家,预计今年全年营收近200亿元。经过五年培育期,当地软件产业迈入规模化成长新阶段。

在11月19日举行的广州南沙软件与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市垂类大模型服务中心(南沙)、广州市南沙区数据出境综合服务中心等高能级平台揭牌宣布落地,12家优质企业现场签约。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南沙将全力打造湾区软件与互联网产业新高地,推动这一优势赛道加速成势。

更引人注意的是,本次活动获得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第四研究所、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四大国家级院所大力支持。这种覆盖全链条的“组团式”支持,在国内区域发展中尤为少见,意味着南沙的数字化转型将得到国家战略资源的深度赋能。

图片

广州南沙软件与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五年实现新跃升

南沙成湾区数字产业关键节点

南沙软件产业的发展路径呈现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在2015-2020年的起步阶段,产业政策以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基础生态为主。这一时期,企业数量增长是主要特征,但产业规模有限。

有企业代表指出,早期政策侧重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如办公场地租金补贴、人才引进支持等基础性措施。这些政策对于初创期企业的吸引力尤为明显,为产业生态构建奠定了基础。

2021年起,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成熟与数字经济需求爆发,南沙软件产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期。目前,亿元级企业已突破40家,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逐步从基础软件延伸至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等融合应用领域。

联想懂的通信是南沙产业环境成熟的典型案例。该公司副总经理邢海洋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入驻南沙三年来,收入实现翻番,并在首年即扭亏为盈。这一案例反映了南沙产业环境的成熟——企业不仅愿意来,更能留得住、发展好。类似“小巨人”与“独角兽”企业的集聚,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串”的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亦从普惠性转向精准化。今年以来,南沙陆续出台人工智能、软信服务等专项政策,围绕“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生态集聚”全链条设计更为精准的扶持机制。

例如,对首版次软件研发、数据跨境流动等关键环节实施差异化奖励;设立应用场景案例遴选机制,通过需求侧拉动产业发展。这种“精准滴灌”式的扶持方式,反映了南沙正进一步顺应产业发展规律而为。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邹勇兵对此评价称,“南沙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产业布局的重要节点。南沙的探索实践,是广东坚定不移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工信部四大院所护航

高能级平台构筑战略支撑

本次大会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获得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第四研究所、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四大国家级院所大力支持,共同为南沙软件与互联网产业把脉定向、聚势赋能。

这并非只为一场仪式。工信部旗下四大院所,带来的分别是信息安全、标准研制、质量可靠性、通信与网络领域的顶尖资源,代表着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安全”“标准”“质量”“通道”四大命脉。这或许意味着,南沙的数字化转型正从地方性的产业探索,升维至由国家战略资源全程护航的系统攻坚新阶段。

2023年11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与广州市政府、广东省工信厅、广东省通管局签署共建华南分中心合作协议,并选址落户南沙。

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凯在此次活动上表示,中心将继续与广州、南沙两级政府及相关合作方携手前行,加快推进大模型安全、软件供应链治理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联合产学研各方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更多优质企业、人才和项目在广州和南沙集聚。

图片

广州市垂类大模型服务中心(南沙)揭牌。

此次揭牌的一系列高能级平台,也为南沙软件产业提供了跃迁的新动能。广州市垂类大模型服务中心(南沙)落地,将为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和算法的研发、应用、推广等提供载体,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广州市南沙区数据出境综合服务中心将为有数据出境需求的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政策咨询、申报指导、合规支持等全链条服务,降低企业数据跨境合规成本。更进一步看,在工信部四大院所的技术与规则支持下,南沙有望探索出一条标准化的数据跨境安全流动通道,这将是打通粤港澳、面向全球数字贸易的重要一步。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

打造“一园两区”特色载体

南沙软件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从注重单个企业引进,转向全产业链生态构建。

这一转变体现在空间布局上。南沙选择在南沙街道、港湾街道、东涌镇等基础良好的区域建设专业载体,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越秀iPARK粤港智谷作为当天获授牌的广州市软件特色园之一,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AI软件及游戏出海全链条服务,已吸引三七互娱子公司、立功科技、蘑菇物联等一批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重要伙伴落户。

产学研协同机制的完善也是生态构建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落户南沙的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作为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政—产—学—研—金—服”全链条协同创新机制,强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

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内部的协同效应。联想懂的通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产业链企业落地。邢海洋透露,联想已推动电子墨水平板设备制造企业文石科技落户南沙,预计相关设备将于明年实现本地生产,形成“以商招商”的良性互动。

图片

广州市南沙区游戏产业集聚区、微短剧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

在产业选择上,南沙进一步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布局游戏、微短剧等特色领域,揭牌了游戏产业集聚区与微短剧产业集聚区,标志着这些细分领域的专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其中,南沙街道以环宇城数创中心为枢纽,全力培育“游戏研发创新高地”;东涌镇以越秀iPARK粤港智谷为核心,重点打造“游戏发行运营枢纽”;港湾街道以蒲州广场为依托,聚力打造微短剧产业集聚区。

从广州市软件特色园,到游戏产业集聚区、微短剧产业集聚区,南沙软件与互联网产业“一园两区”授牌启航再出发,未来将形成功能互补、链条协同的产业生态。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南宣、李佳奇

图片:通讯员提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