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勇敢与热忱!北大博士刘拓遗著《伊拉克访古行记》出版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5-11-21 13:09

11月21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北京大学出版社获悉,青年学者、北大考古学博士刘拓所著的《伊拉克访古行记》于当月出版。书中记录了作者于2015年和2019年两赴伊拉克,实地探访其主要古代遗存的见闻与思考。2021年10月26日,刘拓考察文物时意外坠亡,年仅31岁。在多方努力之下,他生前尚未完全整理的材料得以系统呈现。

图片

刘拓。

两赴伊拉克

刘拓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就是因为只身前往伊拉克旅行。

2015年7月5日,25岁的刘拓趁暑假开启伊拉克之行,沿途寻访人类文化遗产,却被伊拉克军方误抓,引起国人高度关注。后经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介入,刘拓于当月27日平安获释,此时他已在监狱中度过了14天。许多国内公众闻知此事后,担心之余,也批评他莽撞任性,刘拓未辩一辞。

直到2018年,他才先后登上网综《奇葩大会2》和“一席”讲坛,讲述了这次历险的来龙去脉,当时很多观众被他周身散发出的单纯、执着感动落泪。

据刘拓所言,他之所以对中东国家十分神往,不是“专门找危险战乱的地方”寻求刺激,而是因为那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众多考古遗址,其中一部分还因为城建或战乱濒临湮灭,甚至正在被人为销毁。2015年他决定去伊拉克,一个重要的契机是该国国家博物馆在关闭12年后重新开放,很想亲眼看看实物,为此提前半年细致筹划。

2019年1月,刘拓肩负使命再访伊拉克,为国家文物局借展做准备,到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拍摄文物照片,并主要考察了北部古迹遗址,搜集文物出土地的一手资料,带回了大量珍贵影像。

图片

《伊拉克访古行记》。

《伊拉克访古行记》整理者、刘拓好友石曼琳介绍,此书主要内容整理自刘拓生前撰写的伊拉克游记原始文档、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以及相关视频节目与讲座、他在社交平台的日常分享。上篇文风偏游记,下篇文风偏科普,尽可能保留了刘拓的原文和个人风格。

成书过程中,石曼琳等人亲赴伊拉克,重走刘拓当年的行程,对书稿中的古迹相关情况进行了核实、更新:“希望本书能够将刘拓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知行合一、对人类文明的热爱传递下去;将他在复杂濒危的中东局势下,冒着生命危险记录的、不可能再出现的、一个特殊时期的伊拉克的历史截面,分享给更多读者。”

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应邀为此书作序:“刘拓不是一位普通的观光客,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探险家,他是受过考古学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因此,他的记录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读其书而念其人,刘拓的这些记录可以说是用生命写就的。”

《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著者,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前所长、教授黄民兴为这部书稿做了专业外审。

他评价说:“本书稿作者刘拓博士对伊拉克上古和中古的古代遗迹、建筑和文物,乃至伊拉克各地文物的分布如此熟悉,包括有关细节的捕捉,读来令人感动,从中深刻地意识到了刘拓知识的丰富、对文物的热爱和其旅行攻略的细致。刘拓不惜冒着各种风险在伊拉克奔走、探访,令人印象深刻。本书无论是作为普及性作品,还是专业作品,都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也是对已故作者的纪念,更是对其热爱考古和人类文明的精神的弘扬。”

勇敢的灵魂

刘拓1990年2月28日出生于云南昆明。2008年,读高三的他保送进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第一个跨学科专业——古生物专业,成为这个“北大最高冷专业”的“六代单传”之一。然而,备受重视的他并没有直接在生科院或地院深造,而是跨到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旧石器考古专业硕博连读,且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求学之余,刘拓还是网络上的“旅行达人”和“访古达人”。据他自述,小时候他就跟随喜爱旅游的父母一起出行,高三那年保送北大之后,有半年时间比较空闲,从那时起便开始自己旅行。大三大四,学业负担相对减轻,他的出行计划越来越频密,并且很多都是围绕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展开。

读研时,他发现身边很多同学“对纯学术充满了热情”,自叹弗如,而自己有一个长处就是愿意往外跑,“我在整理和收集这些材料的过程中非常享受,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我能实现自己最大的能力,所以感到特别有价值。”此后,在国内外进行“填补空白”式的查访、替即将消失的文物留影,被刘拓奉为毕生热爱之事。

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刘拓的母亲回忆,他们夫妻二人很信任并且尊重儿子规划的行程,刘拓与他们分别时,没有明言自己的下一站,只说再待几天,回国之后才向家人“坦白”。

刘拓的父亲评价儿子“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爱好认真执着”,言语间满是欣赏和尊重。尽管每次出行,家中父母都会格外牵挂,但他们愿意包容儿子的这种“不平庸”。

2021年6月,刘拓撰写的《阿富汗访古行记》出版,面世后颇受欢迎,得到多方力荐。在那本书中,刘拓就提到过,早在2015年自己从伊拉克历险回国后,就有多家出版社来联系,希望他写下这段旅程。事实上,他自己也觉得伊拉克之旅更为深入、让他印象更深,现在是时候开始了。

然而,当年10月,31岁的刘拓在四川探察即将被迁移至异地保护的洞窟壁画时不幸坠亡。据悉,沿途道路十分险峻,曾有一名同伴陪他走了半程之后折返,而他选择了继续向山洞前行。消息传出后,国内出版界、文博学界纷纷表示痛惜。

刘拓离世四年来,他的亲友通过多种方式,延续着刘拓生前所希望的“有意义的分享”,包括公布刘拓十余年访古拍摄的约百万张照片资料库目录等。

如今,他生前提到的“伊拉克游记”,也终于出版。好友写道:“这是一部汇聚了刘拓本人与朋友们心血的作品——它记录了刘拓曾经的勇敢与热忱,也承载着朋友们对他绵长的怀念。”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侯婧婧

编辑:张亚莉,马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逝者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