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1月21日晚,十五运会闭幕式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在都市璀璨盛景之下,一幅流动的岭南画卷徐徐展开。独具风情的客家凉帽表演不仅展现了客家人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文化底蕴,更巧妙地融合了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中华美学的极致盛宴。而这也是深圳原创精品《咏春》香云纱设计团队的出品,是深圳非遗活化的标志性名片。
舞台上,客家凉帽表演团队身穿着的是来自深圳的见萩香云纱,这是一支“用中国的面料,做世界的设计”的深圳先锋力量。珍贵的见萩红云纱如岭南天际的绚丽朝霞,与客家凉帽交相辉映,化作大美湾区最动人的霓裳,以东方的热烈与自信向全运精神致敬。
“三洗九蒸十八晒,方得一匹云纱来。”香云纱也叫莨纱、莨绸,是一种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经过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纱绸制品。由于穿着走路会发出“沙沙”声响,所以又被称为“响云纱”。经过传统工艺制作的香云纱,通常只有黑色、棕褐两种古朴色泽。这种独特的面料,此前也曾在舞剧《咏春》中大放异彩,其飘逸的质感与含蓄的色泽,完美契合了舞台表演的艺术需求与传统底蕴。
十五运会闭幕式香云纱服装团队负责人邢莉莉表示,香云纱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已经有1700年的历史了,只能在珠三角大湾区这一带生产,它也是唯一正反异色的面料。“它其实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全运会的闭幕式,让我们中国的风尚被世界看见。”
为了让这一抹穿越千年的“非遗中国红”在全运舞台上绽放光彩,主创团队在服装设计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邢莉莉表示:“我们不仅要考虑舞蹈动作的舒展,也要兼顾整体舞台的视觉呈现。”为此,设计上采用了特别的款式,以适应舞者的动态之美。更值得一提的是,服装上还巧妙融合了粤绣这一非遗技艺,使得整套服饰的非遗BUFF叠满。
事实上,从担纲国礼,到斩获国际设计大奖,到随舞剧《咏春》风靡全球,“见萩”香云纱这一深圳原创品牌一直用中国的面料,做世界的设计,织就文化交流的坚实纽带。此次在全运舞台上的惊艳亮相,更是为这张独具东方韵味的中国名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岭南之美,跨越山海。
“我们希望通过全运会闭幕式这一窗口,让更多人了解香云纱的独特魅力,让这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匠人精神的东方风尚,被世界看见。”邢莉莉激动地说。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璐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