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内容由AI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1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即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阿里集团收入2477.95亿元,同比增长5%,超市场预期。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的收入,收入同比增长15%。
“外卖大战”最为激烈的三季度,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高投入致阿里利润短期承压。三季度,阿里巴巴经营利润53.65亿元,同比下降85%;净利润206.12亿元,同比下降53%。
阿里对AI+云、消费两大战略领域的大力投入下,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即时零售收入同比增长60%。对于淘宝闪购业务,阿里高管在财报会上表示,淘宝闪购每单亏损降至七八月份的一半,非茶饮订单上升至75%以上,笔单价环比8月份上涨超两位数。下一个季度,对淘宝闪购的投入会显著收缩,将根据整个市场的竞争状态来动态调整投入策略。
电商业务增长稳健,阿里国际单季盈利
今年二季度,阿里完成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的战略整合,组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加速业务协同,组成大消费平台。据财报,中国电商集团由电商业务、即时零售、中国批发三大业务组成,三季度的收入1325.78亿元,同比增长16%。
阿里生态内部多业务高效协同下,作为主业的电商板块收入增长稳健。财报显示,三季度,电商业务的收入1029.33亿元,同比增长9%。具体来看,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至789.27 亿元,主要得益于全站推广的渗透率提升以及去年9月新增的基础软件服务费。另一原因是即时零售业务推动淘宝APP的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快速提升,同时带动客户管理收入增长。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至347.99亿元。利润端,经调整EBITA盈利1.62亿元,实现季度扭亏为盈,主要由物流优化和投入效率共同提升所致。值得关注的是,上一季度,其已接近盈利,经调整EBITA为亏损5900万元。
淘宝闪购每单亏损降一半,下个季度投入将显著收缩
三季度,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229.06亿元,同比增长60%,主要得益于淘宝闪购带来的订单增长。本季度,伴随着淘宝闪购的高投入,外界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单均亏损是否收窄、闪购与电商的协同效应以及下一步的投入力度等问题。
在财报会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表示,淘宝闪购在保持市场份额前提下优化UE(单位经济效益),取得显著进展。一方面,订单结构优化。10月以来,淘宝闪购每单的亏损降到七八月份的一半。最新数据来看,非茶饮订单上升至75%以上,笔单价环比8月上涨超两位数;另一方面,淘宝闪购的规模效应带动单均物流成本显著下降。此外,除了餐饮外卖,闪购对相关业务、品类的拉动明显,尤其是食品、健康、超市等实物电商品类。其中,盒马、天猫超市的闪购订单环比8月上涨30%。
对此,蒋凡认为,淘宝闪购对阿里生态有巨大的协同效应。目前,淘宝闪购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规模快速扩张,第二阶段的UE优化符合预期,进入“效率优化”阶段。“下一阶段,我们会持续精耕细作用户体验,聚焦高价值用户的经营,聚焦零售品类发展,目标是三年后为平台带来万亿的成交额。”
下个季度,阿里对淘宝闪购会否保持高投入?阿里高管在财报会表示,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远近场协同。随着淘宝闪购效率提升、规模稳定,下个季度的投入会显著收缩,“我们也会根据整个市场的竞争状态来动态调整我们的投入策略”。
阿里云季度营收激增34%, AI to B和AI to C齐发力
阿里云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至398.24亿元,增速再创新高。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幅。
在财报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分享AI战略进展,阿里正在AI to B 和AI to C两大方向齐发力——在AI to B领域,做世界领先的全栈AI服务商,服务千行百业不断增长的AI需求;在AI to C领域,基于性能领先的AI模型和阿里生态优势,打造面向C端用户的AI超级原生应用,推动AI从千行百业到人人可用。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云持续加码全栈AI能力,从前沿AI基础模型到高性能AI基础设施形成完整技术体系。最新发布的Qwen3-Max模型,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跻身全球前三。全栈AI技术能力已成为阿里云的关键竞争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市场地位的全面提升。
同时,阿里巴巴正将AI能力延伸至AI To C市场。上周启动的“千问”项目,旨在基于Qwen3模型打造个人AI助手,其App公测版已上线。千问App上线一周即突破1000万下载,成为史上增速最快的AI应用。
吴泳铭指出,一方面,Qwen3-Max的模型智能水平、工具调用能力都已达到全球领先,另一方面,AI和阿里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业务生态的协同是更大的想象力。基于AI模型和阿里生态优势,千问App有望率先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因此在AI to B加速增长的同时,做出了全力入局AI to C的战略决定。
“AI to B和AI to C齐发力,将激发核心业务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成为驱动阿里持续增长、迈向新高度的动能引擎。”吴泳铭说。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培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