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声临其境:AI语音科创实践”活动在深圳市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该校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共同策划,并获得了人机语音交互实验室(THUHCSI)和面壁智能的技术支持。
深中南山创新学校44名对人工智能充满浓厚兴趣的学生全程参与了此次科创盛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刘睿彤、胡晔作为指导老师,彭书海作为主讲老师,部分研究生作为助教并现场指导。
活动旨在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引入校园,让同学们从“使用者”转变为“创造者”,亲身体验科技赋能创意的完整流程。本次活动精心设计了“科普讲座”“动手实践”与“成果展示”三大环节,环环相扣,精彩纷呈。
在科普讲座环节,彭书海老师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AI语音技术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应用,揭开了智能语音技术的神秘面纱,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欲。
随后的动手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同学们在老师和助教的协助下,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创作之旅:首先,他们利用“豆包”AI大模型进行头脑风暴,生成独具创意的故事脚本;接着,再次借助AI工具将文字创意转化为视觉图像,设计出专属故事海报;最关键的一步是,同学们录制自己的声音,并通过AI语音克隆技术,生成了与自己音色无二的故事音频;最后,将生成的音频写入NFC芯片,与打印出的海报结合,制作成一张张科技感十足的“有声故事卡”。
在成果分享会上,各组学生代表展示了本组的创意作品,并分享了从故事构思到技术实现的全过程体验。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AI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能够亲手驾驭、实现奇思妙想的强大工具。
此次科创实践活动是该校构建“AI+教育”生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又一成功范例。它完美体现了学校“创新引领未来”的办学理念,通过项目式学习(PBL),将语文、艺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融合于一个充满趣味的挑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