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夏嘉雯 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广州市天河区应急管理局分别在员村天福社区、天河社会救援力量孵化基地、兴华街同仁艺体实验小学和四海小学设立会场,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宣教的形式,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记者获悉,天河区今年将创建100个综合减灾社区。
天河区分别在员村天福社区、天河社会救援力量孵化基地、兴华街同仁艺体实验小学和四海小学设立会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通讯员供图。
社区防灾减灾救灾是整个应急救援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据了解,自天河区深入开展全面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以来,在各社区共招募1000名社区应急响应志愿者,并组织应急志愿者参加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志愿者配备应急包、应急袖章、应急手电、应急口哨等个人应急装备,进一步提升了天河区基层应急响应能力。天河区的目标是用三年的时间招募具有“四位一体”功能的应急志愿者近5000人,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天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在主会场,天河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林穗炜介绍,自去年启动三年创建行动以来,天河区已创建了综合减灾社区50个(含2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今年继续创建100个社区,明年做到全区230个社区的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全覆盖。
防灾减灾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的长期工作,天河区应急管理局发动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到社区的防灾减灾的理念上来。
在位于员村街四横路1号大院的广州市天河区社会救援力量孵化基地分会场,广东救援辅助队也开展了应急救援知识教学活动。社区应急响应志愿者们一同参观了基地,应急救援无人机、水域救援头盔、排涝机器人……孵化基地展览厅展示着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类专业设备和应急救援知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据了解,该基地作为全国首个社会应急力量孵化基地,已吸引了13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入驻,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和天河区应急管理局从中筛选出100名骨干队员,组建了广州市社会综合应急救援队,平时用于宣教,突发情况时用于救援,成为社会综合应急力量的“尖刀连”。
此外,为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当天在兴华街同仁艺体实验小学和四海小学,分别开展了交通安全宣教活动和应急疏散演练。据悉,在5·12防灾减灾宣传期间,天河区安全宣教进校园活动将在全区50多所学校同步开展,由天河区应急管理局、区教育局联合发动“安全小教员队伍”进入中小学校,普及安全知识。
编辑:夏嘉雯